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记游松风亭

宋代 ·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分类: 写景  山水  抒情  乐观 

苏轼: 写景  山水  抒情  乐观 

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章悖为相,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州)。十月,苏轼到达惠州,居住在嘉祐寺,游览松风亭时作此文。

参考资料:
1、苏轼著.东坡集 插图本 增订版:凤凰出版社,2013.04:第263-264页

译文

我曾经住在惠州的嘉祐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一下。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我可如何爬上去休息呢?就这样想了一会儿,忽然对自己说:“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为何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于是心情一下子放松了,好像已经挂在渔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随遇而安的道理,即便是马上就要上阵杀敌,耳边听得战鼓声声,想到前进杀敌也是死,逃跑受到军法处置也是死,到那时,一样能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注释

松风亭:在广东省惠阳县东弥陀寺后山岭上。尝:曾经。寓居:暂居。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嘉祐寺:故址在白鹤峰以东,明代改建城隍庙。纵步:放开脚步走。就:靠近。止息:停下来休息。宇:屋檐。木末:树梢。意谓:心里说,文中有“心想”之意。由是:因此。虽:即使。兵阵:两军对阵交锋。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时:这时候。熟歇:好好地休息一番。

赏析

文章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从“意谓如何得到”,悟出世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的道理。这种即时放下,随遇而安,“当甚么时,也不妨熟歇”的旷达态度,正是苏轼从自己丰富的人生磨砺中,触动外物,偶然得之的。一件本来令人沮丧的遭遇,换个角度想,豁然开朗,“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这种思考方式,在后来贬谪过程中不断从苏轼笔下表现出来,这既是苏轼对自己生活困境的一种积极反抗——以乐处哀,又是苏轼在具体现实中始终不堕其精神品格、自我提升到一种旷远开阔境地的呈示。
  文章读来有味,是因为作者写出了他由“思欲就床止息”到悟出“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后的自得心情。这自得既表现在他对作出决定后“是心”“忽得解脱”的描述,又表现在他对“若人悟此”当有之事的想像。其实,他的自得,实是对随遇而安人生态度的肯定。小品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并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思之所至,笔亦随之。又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永,能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
  文中写苏轼思绪变化过程,跌宕起伏,顿挫有致。深刻的道理能用家常话说出,真率亲切。其间几处宋时口语的运用,更能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猜您喜欢

刘景文家藏乐天《身心问答三者》,戏书一绝其后

宋代 · 苏轼

渊明形神自我,乐天身心相物。
而今月下三人,他日当成几佛。

和陶拟古九首

宋代 · 苏轼

客居远林薄,依墙种杨柳。
归期未可必,成阴定非久。
邑中有佳士,忠信可与友。
相逢话禅寂,落日共杯酒。
艰难本何求,缓急肯相负。
故人在万里,不复为薄厚。
米尽鬻衣裳,时劳问无有。

春寒

宋代 ·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分类: 海棠  抒怀  品格  写景 

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宋代 · 苏轼

明窗畏日晓先暾,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新诗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盘礴亦君恩。

浣溪沙·菊节

宋代 · 苏轼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
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
不知来岁与谁看。

分类: 写景  抒情  离别  愁绪 

渔歌子·柳垂丝

五代 · 李珣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分类: 纪游  写景  渔人  归家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