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注释
邺:邺城,东汉末曹操的据守之地,是建安时代实际上的政治文化中心。
赏析
元好问认为西晋诗坛中继承了建安文风的有不少,建安风骨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也有了“儿女情多,风云气少”(钟嵘评张华诗语)的诗歌。建安风骨是元好问所肯定的诗歌风格,所以他以张华为例,认为张华虽然以其诗绮靡婉艳,文字妍冶而名高一时,但是缺乏豪壮慷慨之气,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奈若何”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文风的不满情绪,对诗歌绮靡文风的发展的认识。
猜您喜欢
膝上添丁郎小小,*雏彩鹤初匀。
书堂合与孟家邻。
诵诗琴解□,论学墨沾唇。
头玉**眉刷翠,更将秋水为神。
看花留待百年春。
金鞍南陌上,惊动洛阳人。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薰风弦上奏。
正蛙鸣池沼,莺吟槐柳。
龙涎喷金兽。
□一番疏雨、梅黄时候。
神仙旧友。
爱五亭、山明水秀。
向□时庆旦,高明富贵,殆由天授。
知否风流儒雅,利达丛中,似公稀有。
芝兰挺秀。
看早晚,定成就。
况雪儿佳丽,歌清舞妙,管取天长地久。
愿年年预借菖蒲,劝君寿酒。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