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 · 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分类: 秋天  秋思  重阳节  悲秋 

李煜: 秋天  秋思  重阳节  悲秋 

注释

冉冉:慢慢地、渐渐地,这里形容时光渐渐地流逝。秋光:秋天的时光。红叶:枫、槭等树的叶子到秋天都变成了红色,统称红叶。这里指飘落的枯叶。
重阳:节日名。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九”或“重阳”。台: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榭: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敞屋,多为游观之所。台榭,台和榭,也泛指楼台等建筑物。登临处:指登高望远的地方。茱萸:植物名,香味浓烈,可入药。中国古代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以去邪辟恶的风俗。香坠:装有香料的坠子。坠,一种从上下挂的装饰品。
紫菊气飘庭户:全句意思是,紫菊的香气飘散在庭户中。笼:笼罩。
雝雝:雝,同鈤,鸟的和鸣声。咽寒声:咽,呜咽。寒声,战栗、悲凉的声音。似:《词律拾遗》、《历代诗余》中作“侣”。

赏析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猜您喜欢

临江仙

唐代 · 李煜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喜迁莺·霜天秋晓

宋代 ·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分类: 秋天  边塞  写景  写人  爱国  壮志 

始闻秋风

唐代 ·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分类: 秋天    励志 

江上

清代 · 王士祯

吴头楚尾路如何?
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分类: 秋天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五代 ·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分类: 题画  写景  向往  生活 

长相思 其一

唐代 ·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