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岂特文章工,赤心白日相贯通。
先与吴人除二凶,次与吴田谋常丰。
乃与徒役开西湖,狭者使广塞者除。
溉田不知几万夫,其田立变为膏腴。
世世可知无旱枯,吴人衣食常有馀。
有馀之人善可趣,官司亦可省刑诛。
无穷之利谁与俱,前有白傅后有苏。
翰林如此能成务,吴人叩额呼为父。
未知何处立生祠,定是吴山行坐处。
翰林却过淮之东,无人不看眉阳公。
玉堂气貌将以恭,又到南城寻老农。
仍使尊中酒不空,玉泉最好白醅醲。
便将玉水倾喉咙,须臾醉倒无忧翁。
老翁虽醉不敢迂,记得杭州三事书。
欲毗舜智皋陶谟,事防沮隔有所拘。
翰林此说若行诸,圣朝惠泽可大敷。
譬如雷雨动天衢,旷然霈然而廓如。
无分草木与虫鱼,一时奋振皆沾濡。
满堂饮酒尽欢娱,更无一人泣向隅。
老农虽然无所逋,愿同众口齐欢呼。
猜您喜欢
汎汎河中舟,莫系河上柳。
君看道傍叶,行人一挥手。
枝条旦旦空,颜色何可久。
坐恐霜霰繁,诸媚归一朽。
我有千丈松,亭亭不可揉。
生在孤峰上,独与云霞偶。
群形靡且纷,不与较妍丑。
群动日夜驰,而以静为守。
守松者为谁,白发无憾叟。
蓬蒿可蔽身,糟糠可糊口。
言者寓于诗,默者寓于酒。
谁知杯酌閒,便是无何有。
念子于我深,我于子亦厚。
记我守松篇,行行重回首。
沧溟几道入江淮,此独奇哉复怪哉。
风雨初随霜练起,雷霆俄送雪山来。
岂无海物齐驱过,亦似神兵合阵回。
君向西湖亭上看,杭州不信有尘埃。
我有东轩景,喜君为此行。
一如旷野外,四面好风生。
但见云连树,不知山是城。
重来如有约,秋水夕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