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背景
诗人面对腐败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赔款,甲午海战输给了东瀛小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再次割地,心怀悲愤并写下这首诗。
译文
祖国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强瓜分谁来负责?
我便如杜鹃一样呼唤祖国东山再起,向精卫填海一边的奋斗。
注释
侉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杜鹃:传说中古代蜀国的国王望帝所化。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古代皇帝炎帝的女儿溺死在东海里,化为精卫鸟,经常衔石投入东海,要想把大海填平。
赏析
“寸寸河山寸寸金”诗人起笔便饱含深情的赞美作国的大好河山,蕴涵着诗人对大好河山的珍爱之情。叠音词“寸寸”深化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情感。
“侉离分裂力谁任”指当时中国被列强瓜分的现实,面对着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受灾受难的国家。诗人希望有人来力挽狂澜,来收拾破碎的山河。
“杜鹃再拜忧天泪”据传说望帝始终在叫着这样的话“民为贵,民为贵”。这句是对第二句的深化,这里是诗人自比,表达了深切的忧国之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像杜鹃一样啼叫哀求,呼唤着国家栋梁之材,共同为国家出力。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此处体现的是诗人的爱国之心。
“精卫无穷填海心”用精卫填海这个典故作为力量虽然微弱,斗志却极坚强的象征。这句诗歌借精卫填海典故表达了自己,同时也勉励梁氏──要像精卫那样,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坚定决心。
猜您喜欢
冯将军,英名天下闻。
将军少小能杀贼,一出旌旗云变色。
江南十载战功高,黄袿色映色翎飘。
中原荡清更无事,每日摩挲腰下刀。
何物岛夷横割地,更索黄金要岁币。
北门管钥赖将军,虎节重臣亲拜疏。
将军剑光方出匣,将军谤书忽盈箧。
将军卤莽不好谋,小敌虽勇大敌怯。
将军气涌高于山,看我长驱出玉关。
平生蓄养敢死士,不轩楼兰今不还。
手执蛇矛长丈八,谈笑欲吸匈奴血。
左右横排断后刀,有进无退退则杀。
奋梃大呼从如云,同拚一死随将军。
将军报国期死君,我辈忍扳将军恩。
将军威严若天神,将军有令敢不遵,负将军者诛及身。
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
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吁嗟乎,马江一败军心慑,龙州拓地贼氛压。
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
得如将军十数人,制梃能挞虎狼秦。
能兴灭国柔强邻,呜呼安得如将军!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强对一作:疆场)
上悬绣幕下红毹,左列句当右大夫。
牙拨齐弹三味线,姑卢朱路复乌乌。
早潮晚汐打城门,玉漏声催铜鼓喧。
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舵舟舆轿山川险,帕首刀府帅尊。
今古茫茫共谁语,越王台下正黄昏。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