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赠渔父

元代 · 叶颙

短笛逐秋风,孤舟钓月中。
绿蓑烟浪远,白发世情空。
不让严陵操,宁贪范蠡功。
江山无限好,蘋白蓼花红。

赠渔父

唐代 · 杜牧

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

分类: 写景  赞美 

杜牧: 写景  赞美 

背景

自屈原《渔父》之后,化用渔父典故的诗作甚多。杜牧也是化用渔夫典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杜牧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12:79-81

译文

在芦花丛中,深泽之滨,一位老者在静静地垂钓,这位垂钓的老人已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的烟朝月夕。
说自己在孤舟上、寒水畔、几十年来未遇到过屈原这样的独醒之人。

注释

纶:钓丝。月夕:月明之夜,即指夜晚。烟朝:炊烟缭阳之早晨,即言早晨。
畔:旁边。不曾逢著独醒人:战国时屈原被放逐,遇见渔父,渔父问他何以至此?

赏析

这首诗为七言绝句,除“深”“逢”平仄不拘外,完全符合平起首句入韵格律。因为“垂纶”即垂钓,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正足孤独的垂钓者。钓者独处静谧之地,长潜烟雨之中,不与人世相通。诗名《赠渔父》,自然要赞美渔父。全诗通过环境描写,虚拟对话,刻画了与地无争的老者形象。
  第一句的正面环境描写勾勒了山泽野趣,而第三句是其补充。芦花盛开,一江皆白,蔚为壮观。芦苇一般九月开花,北方降温,故称“寒水”。杜牧另一首《泊秦淮》也曾写过“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三国魏刘桢《赠从弟》曾曰“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深泽”与“水畔”化用了战国屈原《渔父》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本句中,风来苇曳,鱼去纶摇,而一个“静”字反衬出了渔父娴熟的技巧和沉稳的心态。
  第二句由空间转换到了时间。“月夕烟朝”是指晚上的月光和清晨的薄雾。由于夜钓和雾钓时能见度较低,垂钓肯看不清鱼漂,所以此句暗示渔父技艺高超。又由于所写时间是夜间,所以此句也暗示渔父昼伏舟中,离群索居。渔父隐逸自处,已非一日,而是“几十春”,彰显了坚定的意志和脱俗的境界。明儒杨慎《临江仙》的”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与此格局相类,因置于《三国演义》开篇而脍炙人口。
  第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记叙。秋冬岸边,喃喃自语。横舟独钓,皆遇醉人。“孤舟寒水”的意象化用了柳宗元《江雪》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醒人”取自屈原的《渔父》,文中三闾大夫屈原解释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正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未逢拔俗之士,说明他自己深悟归隐之道;老者向作者诉说岸边际遇,也暗示作者自训为世外高人。
  这首诗诗意象明确,节奏舒缓,格调清幽,境界深远,是一首刻画江边隐士的佳作。

猜您喜欢

戊申岁间中清赏十景 其二 烟岫夕阳钟

元代 · 叶颙

烟岫夕阳钟,清声满寰宇。
直催海月上,山云亦飞举。
老僧定里回,英雄梦中起。
扫空声利情,洗净尘垢耳。
平生刚毅肠,闻之屡惊喜。
疏狂发长啸,起舞不得已。
遗音尚悠然,迥入霄汉里。

招友人归隐行

元代 · 叶颙

中郎一绝爨下音,流水无思山无情。
仲尼一为麟后尘,乾坤日月无光明。
圣贤自古多轗轲,吁嗟吾子难独鸣。
青山虽贵何足钦,黑貂未敝君休惊。
片言不用脱屣去,富贵于我浮云轻。
日饮一瓢岂予辱,日餐万钱非我荣。
进退于道苟无愧,对人何必面发赪。
幸有浮蛆之桑落,为君斟酌平生诚。
幸有栖鸾之桐木,为君弹出无弦声。
一弹石涧漱寒玉,再弹满耳松风清。
酒酣更鼓三五曲,鱼龙鼓舞波涛萦。
男儿出处须磊落,肯同儿女徒营营。
麻鞋布衲见天子,谁能干谒公与卿。
指踪利害谈世事,坐令海内皆升平。
不将归卧南山阴,荷衣未必输尘缨。
青山绿野总旧物,白鸥玄鹤皆昔盟。
上饮千寻之涧瀑,下采百岁之春英。
食之不饥复不老,永为终古天地精。
斯言虽鄙倘见听,便当尽决沧浪之水,洗净平生不朽无用之虚名。

次韵周安道宪史仲春雨窗书怀十首 其八

元代 · 叶颙

一春憔悴未曾晴,况是檐声入枕鸣。
却怪夜来诗梦好,草塘雨过月初明。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