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赠质上人

唐代 · 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分类: 写人  赠言 

杜荀鹤: 写人  赠言 

背景

杜荀鹤所生活的正是晚唐战乱不止、民生凋弊的多事之秋。作为一个有良心、有正义感的诗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可能缄口不语。诗人对质上人的最无牵挂和最清闲表示了由衷的赞颂,而于赞语之中却含有弦外之意,寓有感慨人生的意趣,所以诗人就此写下《赠质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360-1361页

译文

质上人有时打坐,静如枯木;有时出游,飘若浮云,心无所系,随性而行,超世脱俗。其他僧人云游,还带着盛水的瓶子和吃饭的钵,而他出门连这两件东西都不带,一身之外无所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遇到人也不会去聊人世间的琐事,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于世间之外的人一样。

注释

枿坐:枯坐。枿,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瓶钵:僧人出行所带的食具。

赏析

因为是送给僧人的诗,所以诗开头便云佛事:“枿坐云游出世尘。”这是写质上人的形象。诗人抓住他的特征,刻画了他的不同凡俗。
  第二句进一步写质上人的形象。瓶钵是云游和尚喝水吃饭不可少的器具。可是质上人连应该随身携带的一瓶一钵都没有。这就更突出了质上人超出尘世的性格,成了飘飘然来去无牵挂的大闲人了。
  第三、四句,“”这是从质上人的精神境界去刻画他的形象。他不说一句有关人世间的话,这才写出精神上大解脱的悟道者形象。人们口上说的,都是心上想的,不说人间事,是他心里根本不想这些事,因为他把人间的名利富贵看做是虚幻、短暂、无意义的。“所谓“世缘终浅道缘深”(苏东坡语),在这位质上人身上表现得非常彻底,他完全游离于尘世之外。
  他虽曾赞羡“万般不及僧无事,共水将山过一生”(《题道林寺》)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也不能像质上人那样口不说一句人间事。所以“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既有对质上人的称赏和羡慕,也有诗人自己复杂心情的流露,字面上意义虽然浅近,而诗人的感慨颇深。
  杜荀鹤的诗在语言上通俗浅近,明白流畅,所以他把严于格律的近体诗通俗化了。正因为这样,他的许多诗句包括《赠质上人》在内都在长期流传中成了人们口头的熟语。

猜您喜欢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宋代 ·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
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
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分类: 写人  少女  相思 

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唐代 · 杜荀鹤

平生操立有天知,何事谋身与志违。
上国献诗还不遇,故园经乱又空归。
山城欲暮人烟敛,江月初寒钓艇归。
且把风寒作闲事,懒能和泪拜庭闱。

乱后逢李昭象叙别

唐代 · 杜荀鹤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
兵戈到处弄性命,礼乐向人生是非。
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 ·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分类: 宋词三百首  小学古诗  初中古诗  婉约  送别  山水  写人  友情 

塞上

唐代 · 杜荀鹤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
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
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金字经·樵隐

元代 · 马致远

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
且做樵夫隐去来。
柴,买臣安在哉?
空岩外,老了栋梁材。

分类: 写人  抒怀  怀才不遇  壮志未酬  苦闷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