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赠陈商

唐代 · 李贺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分类: 抒情  壮志未酬  愤懑 

李贺: 抒情  壮志未酬  愤懑 

背景

此诗当作于李贺任奉礼郎的后期。吴企明认为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六年(811年)间,闵泽平认为写于元和六年(811年)冬。李贺是在长安任奉礼郎时与陈商交游,当时陈商尚未中举,生活贫寒,李贺却乐与之游,而且非常敬重他。

参考资料:
1、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209-212
2、吴企明 编选.李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02-106

译文

长安城里有一个男子汉,二十岁的年纪心灵已经枯朽。
佛经《楞伽》堆放在桌上,《楚辞》常常带着手肘后。
人生有时会弄得穷困无能,对着黄昏,姑且喝几杯酒。
如今前进的道路已经堵塞,何必要存在幻想等白了头?
清苦可怜的朋友陈述圣,穿着粗布衣,边耕锄边陈列俎豆。
学成了尧舜时代的古朴文体,时髦人却要求他衰朽的骈偶。
我的柴门前车迹稀稀落落,夕阳西下,榆树影子又长又瘦。
黄昏时候,你来访问我,你苦守节操,致使额上已经打皱。
你像那五千仞的太华山,劈地而出,抽拔挺立,森严而灵秀。
身旁连一寸一寻的土堆都没有,却独立冲云霄,触动牵牛与北斗。
达官贵人纵然不赏识你,可是哪能锁得住我的口?
我李生要师法你这太华山,傲然端坐,观看长天白昼。
逢上寒霜就做那坚强的朴樕,得到暖气就做那柔美的春柳。
当了奉礼郎,却迫使我离开这个意愿,面黄肌瘦,如同任人摆弄的刍狗。
刮风飘雪,仍然在斋坛上值班,佩带铜印,贯穿着黑丝带的印绶。
像奴婢受人颐指气使,只能乖乖地替人捧簸箕拿扫帚。
老天的眼睛不知什么时候能睁开,也让我这把沉沦的古剑大声一吼。

注释

楞伽:佛教典籍名,是法相宗所依的经书之一。
道已塞:指仕进无路。《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鉏:同“锄”。俎豆:俎和豆是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
衰偶:大约是批评其文章气有迂腐气。
“柴门”二句:描写其居处冷落,连日光树影都显得不舒畅。
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境内。
旁古:一作“旁苦”。寻:古时长八尺为一寻。戛:触动,碰撞。斗牛:泛指星宿。
“李生”二句:言自己要向陈商学习,宁愿闲坐,也不奔走于富贵之门。
朴樕:木名。《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毛传:“朴樕,小木也。”后常以比喻平庸之材。
“礼节”二句:言自己虽为奉礼郎,但在礼节方面远不及陈商,就像巫祝祭祀所用的刍狗一样卑琐不堪。这是自嘲之辞。
直:通“值”,值班。斋坛:祭坛。当时李贺任奉礼郎,职掌祭祀君臣版位、陈设祭器、赞导跪拜,所以说直斋坛。
臣妾:犹奴婢。郑玄《周礼注》:“臣妾,男女贫贱之称。”
“天眼”二句:言何时得遇明主,自己将如古剑鸣吼飞腾。这是激愤之语。

赏析

此诗开头八句,作者诉说自己政治上“穷拙”的遭际。在“只今道已塞”的景况下,他日暮饮酒,酷爱诵读《楞伽经》和《楚辞》,以排遣内心的苦闷。他已看破官场的黑暗内幕,仕进的前途已经被阻塞,所以产生了“心已朽”的心态。这时他已二十一二岁,诗云“二十”,当为约数。“人生”两句,表达了很深的人生感叹。
  第九句至第十六句,写陈商的景况。先形容他寒酸落拓,穿着布衣,雅尚礼仪,他不肯追逐时尚,苦学古文辞,不像时人追求委靡的骈偶文风。次叙他的家很少有人来访,门庭冷落,连车轮的印迹都冻结起来,门前的榆树在夕阳照射下拖着瘦长的影子。这里,写景凄凉,与前文写人“凄凄”相呼应。黄昏时节来寻访作者,固守苦节,春气亦为之郁结不畅。以上八句诗,描述陈商的形貌、品格及其遭际。
  第十七句至第二十四句,称颂陈商的品格并表示师法陈商的心意。前四句写华山之高峻,用暗喻手法,比喻陈商人品、才学之崇高。后四句,说公卿们纵使不看重陈商,作者也不能禁口不称赞,他还要师法陈商,宁愿终日箕踞长坐,也不肯奔走权贵之门。诗句生动地表达出作者钦佩陈商的心仪和景行仰止的态度。
  第二十五句至第三十二句,诗思又回到自己身上。“朴樕”两句,是自谦之词,承上言,作者才不及陈商,不论何时,都不能成材。“礼节”以下六句,说到作者官职卑微,身为奉礼郎,专司礼仪,与作者的性格相背悖,形容憔悴,如同祭祀后被人抛在路边的刍狗。风雪天在斋坛值班,身穿黑色祭服,神气态度犹如承事箕帚的奴婢。诗句备述作者任职时所受的屈辱。
  诗的最后两句,巧妙运用古小说的典故,表达出宏大的志愿。这层诗意,涵盖陈商和作者两人,说何时天眼张开,他们像古剑那样鸣吼而飞去,施展自己的抱负。李贺诗中,“剑飞”“剑吼”之意象屡见,如“自言汉剑当飞去”(《出城寄权璩杨敬之》),“临岐击剑生铜吼”(《开愁歌》),此诗又云“剑吼”,都有自喻之意,期望实现理想,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全诗先分别写李贺、陈商,后写李贺师法陈商,再写李贺直斋坛的情景,各用齐整的八句诗为一个诗段,最后两句,以两人同时收结,形成单起双收的结构特征,自始至终将诗人和陈商交糅起来描写,写李贺,其中有陈商的神骨;写陈商,其中有李贺的气质,完善地创造出诗篇的结构美。

猜您喜欢

出城

唐代 · 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分类: 抒怀  艰难  困苦 

夜来乐

唐代 · 李贺

红罗复帐金流苏,华灯九枝悬鲤鱼。
丽人映月开铜铺,春水滴酒猩猩沽。
重一箧,香十株,赤金瓜子兼杂麸。
五丝封青凫,阿侯此笑千万馀。
南轩汉转帘影疏,桐林哑哑挟子乌。
剑崖鞭节青石珠,白騧吹湍凝霜须。
漏长送珮承明庐,倡楼嵯峨明月孤。
新客下马故客去,绿蝉秀黛重拂梳。

宿郑州

唐代 · 王维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

分类: 旅途  写景  抒情  孤寂 

杂曲歌辞。神仙曲

唐代 · 李贺

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
晴时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
春罗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
鹤羽冲风过海迟,不如却使青龙去。
犹疑王母不相许,垂露娃鬟更传语。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代 · 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分类: 抒情 

采莲曲

唐代 · 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分类: 江南  女子  抒情  思念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