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踏莎行·闲游

宋代 · 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
荷花芳草垂杨渡。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
西湖岂忆相思苦。
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分类: 写景  怀念  西湖 

刘将孙: 写景  怀念  西湖 

背景

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那种想见西湖又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出来。

参考资料:
1、夏承焘 .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8月1日 .

赏析

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这样的写法基本上是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余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境界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认出岫”,至此顿生枨触,优游之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
  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
  过片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伤心之语,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忆念故国之情。
  结尾二句,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由于地理上的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
  “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从哪条路前去西湖。词人那种想见西湖,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猜您喜欢

八声甘州·看东风

宋代 · 刘将孙

看东风、天上放梅开,经岁又新成。
笑柳眼迷青,桃腮改白,蝶舞尘惊。
任是万红千紫,无力与春争。
想建章鳷鹊,犹是残霙。
不比腊前憔悴,拨寒炉榾柮,茶薄烟清。
快玉龙战罢,四野迥收兵。
望红花、扶桑国里,玉玲珑、□□海天平。
晴窗下,疏疏花雨,滴滴春声。

八声甘州(九日登高)

宋代 · 刘将孙

不看萸、把酒对名山,无帽厌西风。
渺四海故人,一尊今雨,万里长空。
宇宙此山此日,今夕几人同。
举世谁不醉,独属陶公。
当日白衣几许,漫凄其寄兴,落日篱东。
抚停云六合,借醉托孤踪。
□吊古、不须多感,□古人、那得共杯中。
拼酩酊,明年此会,谁此从容。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宋代 · 苏轼

霜降水痕收。
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分类: 宋词精选  秋天  写景  抒怀 

横江词·其六

唐代 · 李白

月晕天风雾不开,海鲸东蹙百川回。
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

分类: 写水  写景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清代 · 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
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
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
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
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
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
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分类: 写景  凄凉  怀古  豪放 

阮郎归(舟中作)

宋代 · 刘将孙

斜阳江路柳青青。
传杯那放停。
上船不记送人行。
南风吹酒醒。
江曲曲,路萦萦。
月明潮水生。
送将残梦作浮萍。
角声何处城。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