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楚王犹自惑,片玉且将归。
背景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为岑参早期作品,作于开元末年诗人在长安时。
赏析
夫子不自炫,世人知者稀,来倾阮氏酒,去著老莱衣——夫子:指崔全。自炫:自我夸耀以求仕进。阮氏酒:西晋阮籍避祸全身,远离司马氏政权,以嗜酒为由,求为步兵校尉,终日酩酊,遗落世情。此处指崔全不以干君、谄媚官宦为务,故而被放。老莱衣:指春秋时的隐者老莱子。老莱子行年五十,父母犹存,着五彩斑斓衣以娱双亲。后常以“老莱衣”表示孝养父母至老不衰,见《初学记》卷十七《孝悌篇》。此处暗合诗题“觐省”意。此四句写崔全因其洁身自好,不务谄媚,不矜夸以干人君,故而知音者少,名声不外达。虽微官暂寄,然遗落世情,终被再放归省。诗人表达对崔全人格的赞赏,也对其不被重用表示同情和惋惜。
楚王犹自惑,片玉且将归——渭北:指渭水流域,在陕西一带,渭水流经长安。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此处指崔全回归的洛阳。楚千旬:用《韩非子》卷四《和氏》典。将:持。此处用楚王自惑喻崔全不得君臣遇合。片玉将归:喻崔全为怀瑾握瑜之才而不得重用,被放回乡。此四句写长安春草新发季,东都洛阳也值繁花烂漫时。诗人想象崔全将去的洛阳,以春之盎然生意抚慰友人远行被放的孤寂苦闷。结句用典故暗喻友人的磊落胸襟、良玉之器不得重用,如璞玉之真价难以被人赏识。
首二句作者以慧眼独识英才为好友叹息。出笔即开门见山,诗人义愤填膺、仗义伸屈之情溢于言表。五、六句以写景点示季节,用语平淡中有新奇,自然中有新巧,已现岑参后期追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殷瑶《河岳英灵集》)的诗歌艺术风格之端倪。诗中典故的运用显得深沉含蓄,耐人咀嚼。
猜您喜欢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相国尹京兆,政成人不欺。
甘露降府庭,上天表无私。
非无他人家,岂少群木枝。
被兹甘棠树,美掩召伯诗。
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
千柯玉光碎,万叶珠颗垂。
昆仑何时来,庆云相逐飞。
魏宫铜盘贮,汉帝金掌持。
王泽布人和,精心动灵祇.君臣日同德,祯瑞方潜施。
何术令大臣,感通能及兹。
忽惊政化理,暗与神物期。
却笑赵张辈,徒称今古稀。
为君下天酒,麹糵将用时。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
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
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
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
《金缕》唱,红牙拍。
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
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
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旧居缑山下,偏识缑山云。
处士久不还,见云如见君。
别来逾十秋,兵马日纷纷。
青谿开战场,黑谷屯行军。
遂令巢由辈,远逐麋鹿群。
独有南涧水,潺湲如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