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衡山公,清而畏人知。
臧否不出口,默识如蓍龟。
擢子拱把中,云有骥aa35姿。
胡为三十载,尚作穷苦词。
丈夫不妄语,未效此何疑。
朅来清颍上,泪湿中郎诗。
怪我一年长,而作十年衰。
同时几人在,岂敢怨白髭。
愿言指松柏,永与霜雪期。
伯父为衡州日,与君相知,有送行诗。
猜您喜欢
臣闻帝武造周,已兆兴王之迹;
日符祚汉,实开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诞弥之庆,集於建丑之正。
瑞玉旅庭,爰讲比邻之好;
虎臣在泮,复通西域之琛。
式燕示慈,与人均福。
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浚哲自天。
焕乎有文,日讲六经之训;述而不作,思齐累圣之仁。
夷夏宅心,神人协德。
卜年七百,方过历以承天;有臣三千,咸一心而戴后。
彤庭振万,玉座传觞。
诵干戈载戢之诗,作君臣相悦之乐。
斯民何幸,白首太平。
臣猥以微生,亲逢盛日。
始庆猗兰之会,愿赓击壤之音。
下采民言,上陈口号。
凛凛重瞳日月新,四方惊喜识天人。
共知若木初升旦,且种蟠桃莫计春。
请吏黑山归属国,给扶黄发拜严宸。
紫皇应在红云里,试问清都侍从臣。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是孰使之然哉?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
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
轼曰:“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
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
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
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
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
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
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
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钟,妄自粉饰欺盲聋。
有如市倡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
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
为君草书续其终,待我他日不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