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掩重门,几树斜阳照断魂。
坐爱微风起蘋末,月明檐铎语黄昏。
青云如梦慨平生,白发惊春忽数茎。
渐觉交游随日别,强知颜色逐人行。
百年松槚谁能去,五亩烟霞故可耕。
妄念扫除浑欲尽,少游何得尚相轻。
清晨启重门,童子净洒扫。
披衣视天宇,野旷日杲杲。
忆昨怀故园,似遭青山恼。
一捐彼此念,适意无不好。
我性真坦率,逢人辄倾倒。
非关渠我欺,摆落自不早。
凉飙吹衣裳,溪色映青稻。
饮水读我书,逍遥以终老。
去年不死今年活,直语半生人不禁。
老去谤书从满箧,春来乐事总关心。
观鱼濯足沧浪水,听鸟支筇杨柳阴。
我已无心叫阊閤,玉皇高拱紫云深。
长日闭门坐,轩居谁与亲。
莺花欺白首,鲑菜足青春。
今古斯文在,江湖旧业贫。
丹心不可道,风雨夜来频。
门前高柳绿纷纷,恋霭留烟昼不分。
雨砌芳菲晴后见,风窗言语静中闻。
桐花可作凤凰食,竹叶还成虎豹文。
但使此心无外慕,卜居何用绝人群。
庭树号蝉日已凉,寒云横雁夜何长。
挟书万里千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
西北诸山连朔漠,东南众水隔荆扬。
淹留不去惭苏子,莫遣貂裘厌雪霜。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携全家从洛阳西携家北上避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756年七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家庭支离破碎,杜甫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遂作《遣兴》遥忆幼子。
译文
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
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诗了。
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
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
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
注释
骥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指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渠:他,指骥子。仰:依赖。
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这里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遂:不成。雁足:此处指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
军麾:军旗。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战角:军中号角。
傥:通“倘”,如果。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迟:延迟。
赏析
杜甫有二子,长子名宗文,次子名宗武,宗武乳名骥子。《遣兴》这首诗怀念的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于全篇。
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就能问知来客的姓名及能背诵杜甫的诗句;杜甫通过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极力把儿子宗武可怜可爱、天真无邪的神态表达出来,激起读者的同情,催发读者亲子之情。中间两联“”写骥子当前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亲外出,音信全无,只能仰赖母亲的爱抚,更让诗人后悔不已的是没能携带全家一起逃难,以致如今分隔两地,不知何时才能互通音信;最后两联“”描写上的是一副国破乱世的情景,到处都是举着军旗的军队,号角声声激起诗人心中无限悲凉,于是诗人感叹曰,如果能有举家团圆的机会,必定不敢迟慢,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国破家碎的情况下急切盼望和平及和全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先写过去是有深刻用意的。按作诗的时间来推算,骥子“学语时”当为公元755年,战乱还没有发生,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战争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诗人先写骥子在先前的颖悟的表现,再写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此外,从“怜渠小”“仰母慈”诸语中还能看出诗人因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深感内疚的心情。
镜弄白髭须,如何作老夫。
浮生长勿勿,儿小且呜呜。
忍过事堪喜,泰来忧胜无。
治平心径熟,不遣有穷途。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
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
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
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如幻如泡世,多愁多病身。
乱来知酒圣,贫去觉钱神。
异国清明节,空江寂寞春。
声声林上鸟,唤我北归秦。
青云路不通,归计奈长蒙。
老恐医方误,穷忧酒醆空。
何堪罹乱后,更入是非中。
长短遭讥笑,回头避钓翁。
风林缥缈有如无,烟树重重直爱渠。
今我时光能有几,古人诗兴已无馀。
又随篛舫冲潮去,未结茅斋并水居。
旅馆萧条厨传少,江妃来遗一双鱼。
晒麦有馀粒,双鸠下庭际。
知我无杀心,相忘两无碍。
风暝物意乐,云薄花影晦。
试知春色深,粗觉静可爱。
纷纷门外客,经过不相诣。
不邀亦不却,有酒当共醉。
得志心偏壮,谋生事转疏。
雨蓑春种药,月案夜抄书。
穷达虽同道,功名不定居。
凭谁报消息,为问近何如。
踏遍苕溪石,梅花又满林。
山川春入望,宇宙月知心。
一纪别乡井,八年无雁音。
危巢老松顶,日暮有归禽。
踏遍茹溪石,梅花又满林。
山川春人望,宇宙月知心。
一纪别乡井,八年无雁音。
危巢老松顶,日暮有归禽。
老子从来薄宦情,不辞落魄锦官城。
生前犹著几两屐,身後更须千载名。
楼外雪山森晓色,井边风叶战秋声。
一尊尚有临邛酒,却为无忧得细倾。
一身欲着身无处,万事不疑心始閒。
仆仆红尘皆苦相,何时挟策过东山。
一身欲著自无处,万事不疑心始閒。
仆仆红尘皆苦相,何时挟策过东山。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只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天净鸟飞远,路幽花自香。
春风吹草木,野水满池塘。
事去青山在,人閒白日长。
兴来搔白发,微意久难忘。
生人无喜怒,喜怒由外触。
平地有风波,安居多鸩毒。
缅怀先哲士,每用此理烛。
颜子不贰迁,所乐一瓢足。
苦竹生笋四五寸,樱桃开花千万枝。
空蒙野色当楼处,寂寞春寒带雨时。
已放清歌逐瑶管,旋篘新酿行金巵。
衰翁酩酊自为乐,举鞭不问并州儿。
衡门秋到总堪悲,荷折蒲荒不整齐。
但喜风前无立豹,亦知砌下有蹲鸱。
吾徒老矣成何事,生理茫然更久稽。
清净无风天雨已,山前山后且扶藜。
老去犁锄易作劳,藤阴才午卧衡茅。
须眉甚古松当户,羽翼初成燕出巢。
安所归乎惟酒隐,宛其老矣只诗豪。
忍穷不欠鱼羹饭,每向人间笑独高。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弥年倦行役,丘园旷幽寻。
殷勤响晴哢,为我贻好音。
梨花映皓月,犹作故时面。
归来雪如花,坐看花如霰。
中朝悬美禄,椎锋号能军。
而我于此时,不武亦不文。
平生严子陵,故自狂奴态。
箕踞问君房,素痴宁小差。
上马须不落,起居善何如。
吾生行乐尔,何用明区区。
莫羡朝回带万钉,吾曹要可草堂灵。
风来弱柳摇官绿,云破奇峰涌帝青。
听尽啼莺春欲去,惊回梦蝶醉初醒。
从教俗眼憎疏放,行矣桐江酹客星!
勋业如今莫系怀,开单日日学僧斋。
谗深只有天堪问,忧极浑无地可埋。
看镜已成双白鬓,登山犹费几青鞋。
晚来诗兴谁能那,雀噪空囷叶拥阶。
老子痴顽愦转蓬,残年嬾复问穷通。
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
桐岭市回人踏月,柘冈月落鸟呼风。
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
壮岁元多病,长年敢自期?
贱贫交易绝,忧患梦常悲。
续食叨微禄,宽心赖小儿。
平生镜湖上,天乞小茆茨。
西州落魄九年余,濯锦江头已结庐。
谁遣径归朝凤阙,不令小住奉鱼书。
尘埃眯目诗情尽,疾病侵人酒兴疏。
寄语莺花休入梦,世间万事有乘除。
远檐新叶著啼莺,睡起东窗一榻横。
愁衮衮来疑有约,春堂堂去恨无情。
鹘飞局上新棋势,龙吼床头古剑声。
莫叹柴荆无客到,绿尊还对暮山倾。
几看人间岁月新,钓船犹系镜湖滨。
曾穿高帝朝元仗,却作山阴版籍民。
留病三分嫌太健,忍饥半日未全贫。
早知画绣能为祟,翁子终身合负薪。
马迹车麈不到门,暮年万事付乾坤。
读书浪苦只取笑,识字虽多谁与论!
骨相元非金马客,梦魂空绕石帆村。
浊醪幸有邻翁共,莫厌从来老瓦盆。
久矣微官绊此身,柴车归老亦逢辰。
阮咸卧摘孤风在,白堕闲倾一笑新。
万里驰驱曾远戍,六朝涵养忝遗民。
清闲即是桃源境,常笑渊明欲问津。
酒量愁翻减,诗声老转低。
日高羹马齿,霜冷驾鸡栖。
已判功名迕,宁论簿领迷。
赖无权入手,软弱实如泥。
莫笑龟堂礌磈胸,此中元可贮虚空。
尚饶灵运先成佛,那计辛毗不作公。
采药遇逢丹井客,买蓑因过玉霄翁。
不须更问归何许,散发飘然万里风。
兔径游观足,蜗庐卧起宽。
垂名千古易,无愧寸心难。
灯火娱清夜,风霜变早寒。
一经家世事,吾兴未应阑。
鹤料无多又扫空,今年真是浣花翁。
放教绿酒关身事,留得朱颜在镜中。
挟弹园林芳径雨,投竿窗槛小溪风。
痴顽自笑归何日,家在东吴更向东。
学废文章传世少,身闲车马过门疏。
壮心易尽彘肩酒,义气肯贪熊掌鱼?
列圣仁恩深雨露,两京宫阙尚丘墟。
素怀华渭嗟谁问,且作狂歌楚接舆。
出仕才堪斗大州,初归便拟筑糟丘。
虚名大似月蟾兔,荣路久如风马牛。
啷啷悲蛩常吊夜,萧萧蠹叶更禁秋。
静观世事频兴叹,千载前时有许由。
前岁峨冠领石渠,即今山市醉骑驴。
目衰书卷研求嬾,心弱诗章锻链疏。
风雨吾庐嗟独破,齑盐每食叹无余。
灯前却有欣然处,稚子谈经屡起予。
图书鸡犬共扁舟,又续人间汗漫游。
醉眼本轻千古事,钓竿新赐一滩秋。
惯看浮世成陵谷,莫露神光上斗牛。
老病岂堪常作客,梦寻归路傍西畴。
貂裘破弊色凄凉,塞上归来路更长。
老骥嘶鸣常伏枥,寒龟藏缩正支床。
雕零客路新霜鬓,扫洒先师旧草堂。
九折阪头休绝叹,世间何地不羊肠!
蓬壶旧隐已微茫,浪迹红尘乐未央。
纵酒山南千日醉,看花剑外十年狂。
新诗刻烛惊词客,骏马追风戏鞠场。
要是世间男子事,不须台省竞飞翔。
家住城南剡曲傍,门前山色蘸湖光。
三朝执戟悲年往,二顷扶犁乐岁穰。
名姓已随身共隐,文辞终与道相妨。
子孙勉守东皋业,小甑吴粳底样香?
辙迹当年遍九州,晚归始解卧林丘。
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
柔橹摇残天镜月,短筇领尽石帆秋。
尽言未办常扃户,竟是吾身得自由。
老向人间怯路岐,感今怀昔不胜悲。
诗无杰思知才尽,酒有残杯觉气衰。
县郭灯疏寻店夜,津亭雨细待船时。
筋骸尚给春耕在,便买乌犍亦未迟。
老荷君恩许醉眠,散人名号媿妨贤。
久叨物外清闲福,麤识诗中造化权。
风月四时随指顾,乾坤一气入陶甄。
新秋更欲浮沧海,卧看云帆万里天。
老子痴顽惯转蓬,残年懒复问穷通。
赦书虽未除诗债,盟府犹当策酒功。
桐岭市回人踏月,柘冈月落鸟呼风。
浮生触处无真实,岂独南柯是梦中。
楚客近添兰九畹,渭川新长竹千寻。
叵堪多病侵豪气,犹喜长閒契宿心。
满眼图书吾事定,杜门香火佛缘深。
海波倒立风霆峻,未省鱣鲸竟陆沉。
山园近寒食,春事总芳菲。
风暖鹁鸪语,日长蝴蝶飞。
花光明醉眼,草色净尘衣。
自足家居乐,为生未觉非。
舟车覆却万变,人雷动静两忘。
虫臂听渠得失,羊肠何异康庄。
放船秋正佳,日落雁噭初。
晨炊傥无米,宁寻谢胡奴。
督邮端可挥,从事良欲呼。
大是陶渊明,且还读吾书。
京洛红尘里,闭门常独居。
虽无守道愧,终与趣时疏。
文举徒飞表,曹丘懒挟书。
谁怜从宦久,不及策名初。
待兔谋其拙,屠龙艺亦虚。
何当治归计,松菊绕吾庐。
老后粗知见处真,世缘随顺不妨贫。
静看星斗尊吾性,閒对烟云笑此身。
旧学易忘缘懒散,近诗多拙欠尖新。
从今只合逃名去,似此饥穷昔几人。
七十七岁潜山翁,见闻已尽如盲聋。
只在山边水边住,了得人空我亦空。
铁心石肠安晚节,未输金口而木舌。
此真难与时人说,明知独有高空月。
每嗟无计远红尘,愿读仙书学养真。
收得寸心清似水,放教双鬓白于银。
功名见误回头晚,风物相惊满眼新。
一卷黄庭有深趣,诵持聊以爱吾身。
衰病人应弃,穷愁孰与亲。
同行木上座,并卧竹夫人。
习定调千息,谈空外一身。
辙环天下半,送老楚江滨。
江海倦游各,乾坤老病身。
傥来皆外物,自在作閒人。
睡足从吾懒,欢来任我真。
治生且耕凿,无愧葛天民。
醉里乾坤大,閒中日月长。
静观佛理妙,顿与世缘忘。
晚景无多日,浮生有底忙。
渔翁真得趣,一叶寄沧浪。
世味只如许,人情亦可怜。
禅心甘寂寞,病体觉轻便。
梦里身非我,閒中日似年。
还家真复乐,此去若登仙。
生也无涯信有涯,幽情谩自惜芳华。
每怜修洁听诗鹤,难遣低斜篆壁蜗。
境熟不疑身是妄,虑澄始觉梦成赊。
晚晴看遍江头水,流尽西林一片霞。
鹑衣皆恶颜,章绂无丑容。
容颜未尝异,人心自不同。
西邻起高楼,妖冶衒春秾。
玳筵陈圆方,朝暮杂歌钟。
东家席为门,著书述轩农。
岂能望膏粱,糠覈亦不充。
一门轩盖集,一门蟊罔空。
是非千载定,奚恤达与穷。
病卧独亲药裹,诗成不负年华。
汩汩门前流水,青青山上人家。
罗衣虽轻,不如布好。
堂夜虽美,不如玉宝。
葳甤芳树,烹饪则拙。
便佞悦人,治国则灭。
独夫昏君,非文不免。
武王大圣,非纣不显。
有寒有暑,造化之常。
贫而守道,文章之光。
天有霞锦,匪朝则夕。
人有美名,匪才则识。
大海洪波,寸虾不入。
高山连云,弱羽不戢。
积絮生虮,积书聚蠹。
物之所喜,人之所怒。
良弓在傍,善射思逞。
骐骥在侧,善御思骋。
不为不智,是谓不愚。
不为不足,已自有馀。
莫坚于漆,唯蟹则解。
莫重于石,唯轮则徙。
三寸之键,可制阖辟。
千尺之龙,或畏蝼蝈。
伯益作井,龙登玄云。
秦女吹箫,与凤为群。
人为强努,神为巧机。
孰满孰发,各唯其时。
幽径何逼侧,蔓草没行路。
此生苦不辰,出门畏多露。
迟回蒙山居,仿像商颜步。
藉藉春花萎,冉冉芳年度。
寄语素心人,朱颜恐非故。
举天地间一正气,谁能收之腔子里。
饶他身外无馀物,可受用的满天地。
鹄立疏晨仗,蜂喧聚晚衙。
寓居多泽水,吾分合渔槎。
未病常储药,无眠减啜茶。
从人笑潘岳,垂老更栽花。
云馀开卧席,可以娱终生。
啸谑乾坤大,优游今古情。
萝盘千谷秀,花发一园清。
吾志烟霄外,勋名何足营。
自信愚蒙甘草野,偶因章句厕儒绅。
昔居省署叨司计,今佐州军忝牧民。
学不干人违世态,仕非为已任吾真。
久知窃禄惭无补,敢谓淹留叹积薪。
并介元殊性,浮湛非一欢。
啸歌聊自适,侪类肯相宽。
努力时难值,惊心岁易阑。
何能忘魏阙,自分老江干。
万里霜风笑冻蝇,一囊诗句类游僧。
新添袍笏儿童喜,渐忍饥寒仆
簿书夏日足官府,忽忆少年行乐时。
高柳送凉蝉断续,清溪濯足石参差。
班荆或共高人语,采药频从野老嬉。
远兴无端真在想,白云芳草旧襟期。
我住云间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
赋诗黄耳冢前去,打鼓白龙潭上游。
暮景飞腾如过翼,此身浩荡一虚舟。
黄尘九陌绕车盖,且伴老翁随海鸥。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分类: 古诗三百首
袁枚: 古诗三百首
赏析
袁枚主张:凡优秀之作,往往是作者千锤百炼,去瑕留璧、一诗千改的劳动成果。
邻树散初荣,空庭蔼余绿。
枝间小鸟鸣,清音爱晨旭。
静坐观物化,新机往而复。
吾心适无事,闲展道书读。
炫长斯见短,希荣乃得辱。
入世戒有为,养性在无欲。
窗外响松风,茶铛煮初熟。
东南半壁绝通津,那有桃源可避秦!
厌世几如都散汉,忧时曾作太平民!
干戈劫外清修验,石火光中往迹陈。
极目山形犹拱北,且收忠骨满江滨。
春风吹庭树,渐见绿叶生。
众鸟引雏出,翩翩飞且鸣。
鹍鹏及雀蛤,物类善变更。
惟人独不化,感叹谁能平。
万事天所命,达观息群营。
思游五岳遍,入海登蓬瀛。
浩荡乘天风,吾将从此行。
客星穹瀚自徘徊,散发居夷未可哀。
浪迹春尘温旧梦,回潮心绪拨寒灰。
人能奔月真遗世,天遣投荒绝艳才。
亿万华严随臆幻,谪居到处有楼台。
久向人间觅赏音,偶然冥想到山深。
芝兰自带烟霞气,鸾凤原无枳棘心。
一献已羞和氏玉,再来谁问伯牙琴。
栖栖负此拿云志,仍作当年抱膝吟。
莽莽风尘里,梁溪水一方。
身孱悉作客,梦醒觉离乡。
世道乾坤隘,年华日月忙。
何当屠狗辈,燕市共倾觞。
数日掩扉坐,阶前芳草新。
炉烟清入梦,茗味澹如人。
疏雨将催暝,妍花各为春。
酒边有心事,不惜典衣频。
心田春气乐融融,世界何尝不大同。
度尽人群贪是佛,照来花影爱还空。
蟭螟巢穴多馀地,蝼蚁生涯亦化工。
日月自忙人自暇,碧栏干外又东风。
庭花窗竹足清娱,破屋犹堪著腐儒。
风约青萍池皱面,雨肥红藓石生肤。
阶前细草翻蝴蝶,林外晴烟响鹧鸪。
绢纸渐堆书画懒,砚田时复怕催租。
张翰一杯酒,林逋千首诗。
性惟便自适,材敢论时施。
狡兔从三窟,鹪鹩分一枝。
青山有佳色,只似往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