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入柳风息,月上花露多。
东轩颇幽敞,夜静时一过。
鸟散庭中树,虫鸣阶下莎。
北斗何低昂,疏星没横河。
独赏谁晤语,感慨成悲歌。
怀哉岩桂台,邈在姑山阿。
策杖江皋每独行,园林二月未闻莺。
红尘陌上应千尺,白发春来又几茎。
自分才疏甘屏迹,久判人弃任浮萍。
汉庭亦有中常侍,安得才如马长卿。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江南一作:江湖;纤细一作:肠断)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译文
失意潦倒,携酒漂泊江湖,沉湎于楚灵王喜好的细腰女子和赵飞燕的轻盈舞姿。
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醒悟回头,却在青楼女子这中落得一个薄情的名声。
注释
落魄:仕宦潦倒不得意,飘泊江湖。魄一作拓。楚腰:指细腰美女。掌中轻: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飞燕外传》)。
十年:一作三年。青楼:旧指精美华丽的楼房,也指妓院。薄幸:薄情。
赏析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公元833-835年(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这是诗人感慨人生自伤怀才不遇之作,非如某些文学史所论游戏人生,轻佻颓废,庸俗放荡之什。《唐人绝句精华》云:“才人不得见重于时之意,发为此诗,读来但见其兀傲不平之态。世称杜牧诗情豪迈,又谓其不为龊龊小谨,即此等诗可见其概。”
诗的前两句是昔日扬州生活的回忆:潦倒江湖,以酒为伴;秦楼楚馆,美女娇娃,过着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纤细掌中轻”,运用了两个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细腰。“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掌中轻,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见《飞燕外传》)。从字面看,两个典故,都是夸赞扬州妓女之美,但仔细玩味“落魄”两字,可以看出,诗人很不满于自己沉沦下僚、寄人篱下的境遇,因而他对昔日放荡生涯的追忆,并没有一种惬意的感觉。“十年一觉扬州梦”,这是发自诗人内心的慨叹,好像很突兀,实则和上面二句诗意是连贯的。“十年”和“一觉”在一句中相对,给人以“很久”与“极快”的鲜明对比感,愈加显示出诗人感慨情绪之深。而这感慨又完全归结在“扬州梦”的“梦”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华热闹,骨子里的烦闷抑郁,是痛苦的回忆,又有醒悟后的感伤。这就是诗人所“遣”之“怀”。忽忽十年过去,那扬州往事不过是一场大梦而已。“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竟连自己曾经迷恋的青楼也责怪自己薄情负心。“赢得”二字,调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这是进一步对“扬州梦”的否定,可是写得却是那样貌似轻松而又诙谐,实际上诗人的精神是很抑郁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暂,自己却一事无成,丝毫没有留下什么。这是带着苦痛吐露出来的诗句,非再三吟哦,不能体会出诗人那种意在言外的情绪。
前人论绝句尝谓:“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胡震亨《唐音癸签》),杜牧这首绝句,可谓深得其中奥妙。这首七绝用追忆的方法入手,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三、四两句固然是“遣怀”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载酒行”却是所遣之怀的原因,不可轻轻放过。前人评论此诗完全着眼于作者“繁华梦醒,忏悔艳游”,是不全面的。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政治上不得志有关。因此这首诗除忏悔之意外,大有前尘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病肠休洗老休医,七十能饶百岁期。
不死任还蓬岛客,无生自有雪山师。
浮云聚散俱关虑,明月相逢好展眉。
既兆未萌闲酌度,不如中抱是寻思。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
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
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
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
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
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此生何处遂,屑屑复悠悠。
旧国归无计,他乡梦亦愁。
飞尘长满眼,衰发暗添头。
章句非经济,终难动五侯。
长松埋涧底,郁郁未出原。
孤云飞陇首,高洁不可攀。
古道贵拙直,时事不足言。
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唯有东流水,年光不暂闲。
闲散身无事,风光独自游。
断云江上月,解缆海中舟。
琴弄萧梁寺,诗吟庾亮楼。
丛篁堪作伴,片石好为俦。
燕雀徒为贵,金银志不求。
满杯春酒绿,对月夜窗幽。
绕砌澄清沼,抽簪映细流。
卧床书册遍,半醉起梳头。
驱驰岐路共营营,只为人间利与名。
红杏园中终拟醉,白云山下懒归耕。
题桥每念相如志,佩印当期季子荣。
谩道强亲堪倚赖,到头须是有前程。
诗病相兼老病深,世医徒更费千金。
馀生岂必虚抛掷,未死何妨乐咏吟。
流水不回休叹息,白云无迹莫追寻。
闲身自有闲消处,黄叶清风蝉一林。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自笑平居气吐霓,桑榆暮景转凄迷。
纵云举世无青眼,敢忘终身诵白圭。
风蕊弄香依水出,冻云衔雪压檐低。
儿童不识人怀抱,苦傍寒窗读凤兮。
扰扰乾坤几战尘,南山北阙意逡巡。
贫思隐语呼庚癸,病怯流年避巳辰。
三顾恐无开济术,百年须了去来因。
鹿门有约吾将隐,倚杖看云老此身。
此身为客几东西,万物须于一马齐。
山色不随春草绿,边声长伴夜乌啼。
宦游碌碌凭谁记,簿领纷纷为底迷。
犹喜官轻无局事,不妨酣寝过晨鸡。
宽袂新裁大布裘,低篷初买小渔舟。
旧交只有青山在,壮志皆因白发休。
漫道卧罴吞貉子,安能淅米向矛头?
山园芋栗秋方熟,一饱今知本易谋。
云族初疑雨,风生忽快晴。
半窗松竹影,绕舍鸟乌声。
看剑心犹壮,开书眼渐明。
余年真已矣,不复问君平。
息倦登耕陇,乘闲弄钓舟。
安能书咄咄,且复送悠悠。
穷巷谁来往,村醪自献酬。
何妨晏平仲,岁晚一狐裘。
穷每占周易,闲惟读楚骚。
病随灾渐退,嬾与拙相遭。
投枕灯初上,披衣日已高。
清愁亦可剪,无处买并刀。
六载红莲客,差池又一年。
无人和白雪,有意补青天。
肝胆论兴废,诗书谒圣贤。
尊中古日月,穷达付陶甄。
愁极鬓成丝,沧江梦款归。
鸟啼山雨急,春尽故人稀。
晓润侵吟壁,寒云绕竹扉。
向来诗满束,应是与心违。
不分竹下与松间,牧叟樵夫任往还。
忧国泪边空白鬓,登楼眼里有青山。
诗成伏枕聊乘兴,酒对看花暂解颜。
世事百年徒役役,那知物外有人閒。
中秋节过又重阳,静里人看岁月忙。
啼鴂风前悲□木,归鸿天外度微霜。
病狂不疗三年艾,心愿空馀一瓣香。
但得身康无事日,分投书剑老农桑。
白发三江一腐儒,长年耽酒不耽书。
偶逢世乱无生计,落日烟中自把锄。
求仙无诀问蓬壸,缥渺神山一片孤。
溪水冰融随岸阔,天风霜起任桑枯。
田畴死记庐龙塞,司马生惭瑞兽符。
为问今宵寒夜月,照来还似旧时无。
鸿鹄会高风,拂翼凌云霓。
蛟龙不得水,葺鳞困涂泥。
惟昔望诸君,一战举强齐。
秦穆伯西戎,能用百里奚。
傅说筑商岩,太公钓磻溪。
韩信寄食饮,孔明躬耕犁。
立贤苟无方,曷问鹜与珝。
驱车上太行,峻极不可跻。
重云蔽层岑,流潦绝荒蹊。
豺狼当我嗥,魑魅向我啼。
顾瞻望九州,欲去惑东西。
嘉谷委蔓草,良田养蒿藜。
乘黄避跛鳖,狐貉骄虎貔。
谁言纵壑鱼,竟为触藩羝。
长夜起啸叹,邪气凭我脐。
梦登舜苍梧,遥望禹会稽。
援琴奏将归,日暮增惨凄。
盲飚正滃勃,孤凤将安栖。
阻风中酒发鬅松,写字观书事事慵。
忽听钟声忙睡起,海神庙下看迎龙。
天地此生浮,贪名岂道流。
何为儿女计,徒遣岁时忧。
取醉江花日,行歌岭树秋。
向平元有约,南尽白云游。
十朝八九病,一世万千忙。
未获康宁福,犹驰汗漫场。
延龄爱芝术,游宦忆耕桑。
习静心无扰,馀生乐未央。
抱影萧萧昼掩关,竹窗松几墨花寒。
双龙气掩青萍剑,五岳光凌紫箨冠。
真幻禅锋惺后悦,赢输弈局静中看。
烧灯倚徙悬高榻,细雨霏微鹤梦残。
如何三月外,犹未得家书。
为少南来雁,因稀北上鱼。
谩叨新使节,秖想旧田庐。
旦夕闻消息,中怀暂一舒。
荒阶惟鸟迹,白石亦青苔。
起拨云书乱,春风陶一杯。
倚杖江头江且清,蓼红沙白两明明。
栖心静后知潮长,酤酒醒来闻客声。
半世升沉还似水,十年踪迹各如萍。
何时得遂浮家计,风雨如蓑过此生。
驱车踰岭信间关,风阻扁舟尽日閒。
已觉客愁盈蠡泽,愧无佳句酹庐山。
梦悬故国家千里,坐瘦东隅月一湾。
乞得南薰殿秋色,章缝应许觐龙颜。
齿发今非故,沉冥朝复昏。
扶衰综上药,谢客偃中园。
通显多相弃,达生聊可论。
壮心随草莽,末路信乾坤。
十年雅意少相如,堪笑乾坤共索居。
行乐忽逢欢有酒,弹歌休道食无鱼。
天涯会见杨雄宅,案上惟馀老氏书。
小槛凉风此时入,故园杨柳忆萧疏。
几树孤村外,空船倚暮云。
风来衰草色,日荡去潮纹。
群雁江边语,凄猿雨后闻。
无端钩月小,人影各单分。
经春不到门,衰病老闲官。
万虑镇常扫,一身殊自安。
睡浓清梦远,心静草堂宽。
马系垂阳下,阴风处处寒。
末习丹铅未扫除,等閒宣索到公车。
百年玩物能无丧,万事随缘自有馀。
敢讳画师呼立本,直惭狗监荐相如。
白云万里山千叠,岂不怀归畏简书。
世上除书不到眼,天涯怀抱自开尊。
平生只有吟诗癖,吏散鸦啼独闭门。
试向青天问一声,此身是否谪长庚。
但知画里看山好,不信空中有物争。
花圃平章如意致,草书摹仿欠纵横。
馨闻千古无磨灭,姓氏已难问老彭。
岁月书无著,穷愁泪暗弹。
一身轮疾病,八口耐饥寒;
我本谋生拙,天教到死闲。
如何尘世上,难得是平安?
寂寂衙斋傍翠微,三年清俸坐忘归。
常愁直道招嫌易,差喜闲曹得谤稀。
一枕松阴扫花径,满庭香草掩柴扉。
独怜瓦雀声相伴,嘱尔尘寰处处机。
开遍低棚扁豆花,随人去住总天涯。
秋风已老犹题扇,布被新凉顿忆家。
病后壶觞成故友,梦中草木长春芽。
临窗破闷披书帙,不为生徒坐绛纱。
惯作长安客,深居学闭关。
微凉依道院,残梦别家山。
世味宁如此,平生好自闲。
秋风飘忽起,倦鸟未知还。
海外连年战血殷,滇中又见阵云环。
弭兵万国无长策,养拙三荣有故山。
座拥图书惟教子,天寒风雨不开颜。
故人强半京华老,我望京华梦总悭。
卅年世变几乘除,冷暖由人且读书。
性为安贫长下气,宦因守拙不知誉。
皇天有限同歌哭,蕉叶无心自卷舒。
已分此生终落拓,名山事业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