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注释
恣行:尽情游赏。遥山:远山。
兴:乘兴,随兴。乱红:指落花。
游衍:是游玩溢出范围的意思。
赏析
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落花流水虽说不是春天里独有的现象,可是毕竟是会在春日里最先出现的事物,因此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莫辞盏酒十分劝”的句子许是如此而来。
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四个短句为一部分,后面的为一部分。前面写郊外踏春,后面写春游所得的感想。清明的原野那样美丽,乡间的景色清新如洗,飘着落花的流水明洌,对疲惫的人来说最好的休息就是坐下来注视那好像会说话的流水。面对渐飘渐远的落花,诗里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世事,更想到了朋友。他认为人生中会有的事物感情,也终究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好高骛远不如抓住目前,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一生。
诗里用到的一些词汇起到了美化主题的作用,像“恣行”,“碧四围”,“兴逐”“苔矶”,“十分劝”,“况是”,“游衍”,“暮忘归”。其实有些地方是有些夸张的,但这更增加了诗句的浪漫色彩,灵动固然来自景致的原貌,但文字功底差的人是写不出如此跌宕的诗来的。
理学派的文章离不开思索,细读一读这首作品里也是将一种思考嵌在字里行间。思索的对错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很难去判断了,但只要作者有意处处留下思绪,作品就算是难得了。
病来多日废将迎,试命巾车作此行。
稻实满田秋事了,松阴堆径午凉生。
数山见我争倾盖,一水邀人请濯缨。
却忆吾庐南浦外,何时得与白鸥盟。
东风马耳拂轻寒,柳眼新青雨未乾。
留客野花遮略彴,狎人溪鸟上阑干。
碧浪鳞鳞浅见沙,丹枫林里两三家。
舟横渡口渔翁醉,梦觉西江芦荻花。
宝马香车踏软尘,暖风不动趁游人。
谁知陋巷柴门里,也有梨花一树春。
城南黄叶逐人飞,城上寒鸦噪晚饥。
老树荒村停落照,遥遥山寺一僧归。
郊外联佳约,山中结静缘。
女墙斜隐雾,人境远生烟。
藉草为茶灶,纫兰当酒钱。
平生无长物,一任野情偏。
奉命筹军国,非关玩物华。
新凉犹未至,馀暑正方赊。
鸣骑依残渡,行旌带晚霞。
无劳呵殿急,恐警野人家。
猜您喜欢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城居不见万山重,因起高亭破远空。
虚旷直疑天宇外,周旋如在画屏中。
凝岚散蔼层层出,削玉排青面面同。
暂得登临已忘去,四时佳致属贤公。
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
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
退居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
两事到头须有得,我心处处自优游。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
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
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
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