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花姊不同时。
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
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
月明仙梦回。
凭阑人但觉秋肥。
花愁人不知。
背景
木芙蓉有春花之丰容华彩,秋花之艳质冰骨,但却因未能植根陶谢名门,恰如格调迥异世俗、无以自托良媒的未嫁贫女。词人虽不遇于时世,却有未肯俯仰俗流的心志,于是,词人于某日创作此词,借咏木芙蓉以抒写词人生不逢时的慨叹。
译文
荷花与百花开花于不同的时间,荷花因开花太迟而孤寂异常。荷花红装绿裳摇曳在碧水边是最合适的,风吹荷花,使水中的倒影也在摇曳起舞,水面上形成了彩色的涟漪。
如当年的赵飞燕一般在风中翩跹起舞,如欲仙去,却忽然从仙梦中惊醒,只见月明如水。惊于旧事,便向旁边的侍女询问。可惜身倚栏杆的人只知道秋天的莲大藕肥,却不知荷花的凋零悲愁。
注释
醉桃源:词牌名,又名“阮郎归”等,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平韵,下片五句四平韵。芙蓉:即荷花。青春:春季。花姊:指先于芙蓉开放的其他花,因时节早于芙蓉,故曰“花姊”。姊,一作“柳”。绣漪:形容涟漪如绣。漪,指涟漪,细小的水波。
旧事:似指汉宫旧事。长眉:这里指宫人侍女。仙梦:似指赵飞燕风中托舞欲仙去之事。秋肥:形容秋季万物成熟肥美。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花词,先通过将荷花与百花相比来突出其“凄凉”,再采用临水涟漪衬托其绰约风姿,然后又用拟人手法写其孤寂,最后又以月明梦回表其高洁。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此词发端二句写荷花与百花花开不同时:百花开于明媚的春天,而荷花却开在六、七月中,“占断人间六月凉”(辛弃疾)。其中,“花姊”一词有拟人之意;“凄凉”二字写出荷花的无尽哀思,也表达了词人对荷花开不逢时的同情。“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接着转笔写荷花如艳妆美人,临水而舞,柔风拂来,涟漪如同纹绣一般细密美丽。荷花虽然生不逢时,却天生丽质难自弃,艳妆照水之时,连风都来吹动涟漪,形成绮丽的纹绣,以衬托其美。“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过片之后,又转笔写荷花感叹往事。这里,词人以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以高洁的品质,同时在这个形象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及生不逢辰的悲哀,无奈的是这种高洁品格无人看重。历来常说花不解人愁,如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白入池。”方岳《春词五首》:“花不知愁句又尘,晚寒独自倚栏频。”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朱淑真《菩萨蛮·咏梅》:“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晏残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此词结尾却说“花愁人不知”,做翻案语,颇为新颖,同时因有寄托而颇沉郁。
全词采用略貌取神法,两句一转,从荷花生不逢时的凄凉转到艳妆临水的高昂,再转到月明梦回,方知一切都是旧事,最后归结于“花愁人不知”,呼应起首“‘凄凉”之意,对荷花之形只言“艳妆”二字,一笔带过,着重刻画荷花的神。“花姊”、“艳妆”、“绣漪”,造语绮丽;“凄凉”、“旧事”、“梦回”,字字哀愁,共同构成一幅飘渺朦胧、含蓄深沉的惜花图。对比、衬托都是从虚处下笔写荷花之神,从而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与怨艾,正是“咏物而不滞于物”,暗含的家国之感,蕴藉深永,哀怨动人。
猜您喜欢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小桃谢后,双双燕,飞来几家庭户。
轻烟晓暝,湘水暮云遥度,帘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红楼深处。
相将占得雕梁,似约韶光留住。
堪举。
翩翩翠羽。
杨柳岸,泥香半和梅雨。
落花风软,戏促乱红飞舞。
多少呢喃意绪。
尽日向、流莺分诉。
还过短墙,谁会万千言语。
垂杨径。
洞钥启,时见流莺迎。
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
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
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
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
清尊伴、人间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香毬一作:香球)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莓锁虹梁,稽山祠下当时见。
横斜无分照溪光,珠网空凝遍。
姑射青春对面。
驾飞虬、罗浮路远。
千年春在,新月苔池,黄昏山馆。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云根直下是银河,客老秋槎变。
雨外红铅洗断。
又晴霞、惊飞暮管。
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
分类: 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