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译文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
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注释
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孤丛:孤独的一丛。
白头翁:诗人自谓。
赏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题为“赋白菊”,诗开头却先道满园的菊花都是金黄色。“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是用陪衬的手法,使下句中那白色的“孤丛”更为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一点红色也就更加显目了。“满”“郁”与“孤”两相对照,白菊更为引入注目。“色似霜”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白菊皎洁的色彩。
更妙的是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由于诗人随时留心观察生活,故能迅速从现实生活中来选取材料,作出具体而生动的比喻。这一比喻紧扣题意,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颇有情趣。白菊虽是“孤丛”,好似“白头翁”,但是却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猜您喜欢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
今朝餐又饱,烂漫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
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麹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
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怪石千年应自结,灵泉一带是谁开。
蹙为宛转青蛇项,喷作玲珑白雪堆。
赤日旱天长看雨,玄阴腊月亦闻雷。
所嗟地去都门远,不得肩舁每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