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请使用空格隔开作者和分类,比如:李白 写景

野人饷菊有感

明代 · 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分类: 菊花  抒怀 

张煌言: 菊花  抒怀 

背景

诗人张煌言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居住在乡村的劳动人民赠送一束菊花给他,以表达对其的敬仰之情,诗人遂以菊为题写下了这首诗,表现自己的抗清志向。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05:1375

译文

我在秋风中酣战方休,笑看周围的美景。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
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花朵不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注释

野人:居住在乡间的百姓。饷(xiǎng):赠送。物华:美好的事物。偏:偏偏。黄花:菊花。
铁骨:这里指菊的枝茎。奠遣:不要让。金心:这里指菊的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古人咏菊之作很多,但此诗为作者一念触发,灵感倏至而作。
  头二句写作诗缘起,乡居野处的百姓出于对隐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赠菊花。首句“战罢秋风笑物华”,起势不凡,一个“战”字,一个“笑”字,使横戈疆场而又乐观坚贞的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次句“乡人偏自献菊花”,是对抗清英雄的崇高礼赞。诗的一、二句创造了赏菊的感情环境。
  后两句则笔势急转,“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是全诗最铿锵有力、动人心魄的诗句。诗人由对自身的抒写转入对菊花的描绘。野菊挺秀的枝茎和灿然如火的黄花激发许多联想。花茎虽已经霜,仍不失挺拨咄咄之势;“铁骨”一词拟化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诗人以怜惜的笔调写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后二句虽然字面上全为咏叹菊花的字句,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的象征。无疑,后两句仍是在抒写诗人自己的豪情气概。
  前两句是叙述,叙述中充满诗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骨”与“心”都将菊花拟人化,赋予菊以人的性格。“骨”用“铁”字修饰,“心”用“金”字限定,既写出了菊花的凌霜贞姿,又写出了诗人的英雄品格。全诗写菊,又是写人,是写景,又是抒情,菊与人,景与情,洽合无间,融为一体。
  此诗严格说来,不是纯粹的咏物诗,因为诗人的感情、精神时时介入其间,不过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态处处与涌荡于诗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诗人才得以借菊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实质而言.作者描绘菊花的诗句已创造出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将主体感情固着其中,菊花成为诗人情感的一个对等物。

猜您喜欢

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 ·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分类: 重阳节  菊花  抒情 

山中屡空,泊如也。偶读渊明「饥驱」句,犹觉其未介;遂作反乞食诗,仍用陶韵 其三

明代 · 张煌言

三旬九遇食,我闻古有之。
不贪以为宝,无受故无辞。
奈何饕餮者,朵颐鼎鼎来。
乞哀在暮夜,余羹仅一杯。
斟酌既饱满,犹吟和陶诗。
缅维珠树鹤,高清未易才。
芝田谅足耕,嘉谷聊自贻。

师次芜湖,时余所遣前军已受降

明代 · 张煌言

元戎小队压江关,面缚长鲸敢逆颜。
吴楚衣冠左衽后,萧梁城郭暮笳间。
王师未必皆无战,胡马相传已不还。
寄语壶浆休怨望,悬军端欲慰民艰。

步韵和曹云霖「浯岛秋怀」二首

明代 · 张煌言

荒烟残烧越王台,忆昔雄图今倍哀。
丹叶三秋何事老,翠华六诏几时回?
才从鹭岛怀人远,忽得鱼书对客开。
诗律迩来知渐细,高吟低唱且徘徊。

菊花

明代 · 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分类: 咏物  菊花  品格  寓人 

饮酒·其四

魏晋 ·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分类: 赏花  菊花  饮酒  感伤 

热门搜索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文言文 初中古诗 小学生必背古诗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类型

写景 思乡 离别 励志 抒情 爱国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田园 爱情
查看更多...

作者

李白 杜甫 苏轼 辛弃疾 白居易 陆游

王世贞 黄庭坚 王安石 苏辙 柳宗元
查看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