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相对向、斜阳凄怨。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又生恐、重帘不卷。
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
休更问,恨深浅。
注释
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越九年(丁未)归国,其时国事日非。次年(1908)再度东渡,是年光绪帝病死。
瀚海:浩瀚的海。俦:同辈之人。差池双剪:燕尾如剪。
断红:指落花。十二曲阑:《阑通栏》。蓬山:即蓬莱,神山名。
赏析
此词作者以瀚海飘流燕自喻,抒发对国事的感慨。上片“依依难认,旧家庭院”,写作者东渡归来时心情。“年时芳俦”至“泪如线”写当年变法同伴象“差池双剪”的燕子,“相对向”无限凄怨。下片抒发感慨,含蓄蕴藉,语意双关。
猜您喜欢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哲学初祖天演严,远贩欧铅搀亚椠。
合与莎米为鲽鹣,夺我曹席太不廉。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
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花残?
飞来蝴蝶又成团。
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沈恨地。
百年战伐能记。
层层劫烬閟重渊,潜虬不起。
但看东海长红桑,蓬莱极目无际。
耿长剑,谁更倚。
虞泉坠日难系。
鼓声断处月沈沈,浪淘故垒。
返魂槎客若重来,酬君清泪铅水。
夕阳一霎见蜃市。
又罡风、吹堕千里。
欲问人间何世。
看寒流涌出,汉家明月,消瘦姮娥山河里。
也还美睡,也还善饭,忙处此心常暇。
朝来点检镜中颜,好像比去年胖些。
天涯游子,一年恶梦,多少痛愁惊怕。
开缄还汝百温存,爹爹里好寻妈妈。
搭柳栏干倚伫频,杏帘胡蝶绣床春。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箫外月,梦中云,秦楼楚殿可怜身。
新愁换尽风流性,偏恨鸳鸯不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