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虎踞石头城,今古英雄几战争。
遗恨六朝何处是?
江声犹抱不平鸣。
六代繁华古又今,钟山王气拂云岑。
玉骢声断乌台寂,赤帜阴移画省深。
月照觚棱风淅淅,霜清甬道夜沉沉。
白头元是观光客,手弄梅花感慨吟。
虎踞龙蟠画不如,当时宫殿莽为墟。
孙刘霸业一抔土,王谢虚名数板书。
瓜步风涛空浩渺,钟山松竹尚萧疏。
自从此老争墩后,扰扰于今总为渠。
繁华富贵逐风飘,玉树酣歌似昨朝。
千载英雄总丘陇,六朝兴废付渔樵。
花空紫禁人烟合,路断金根王气销。
旧事已随流水远,澄江夜夜自平潮。
西风聒耳过黄芦,万水东流草树枯。
蟾阙一年秋色远,鹊桥万里客心孤。
青山故国新丰市,芳草王孙旧酒垆。
壮志未磨天地阔,剑光耿耿照江湖。
宫磗卖尽雨崩墙,苜蓿秋红满夕阳。
玉树后庭花不见,北人租地种茴香。
六宫禾黍千年恨,一片江山万古情。
明月不关兴废事,夜深还照石头城。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背景
这首诗大概写于大和八年(834)前后,当时诗人许浑中进士之后在江南游历,试图以才学为当地权贵所赏识。
译文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注释
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歌残:歌声将尽。残,一作“愁”,又作“翻”。王气:指王朝的气运。景阳:南朝宫名。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兵合:兵马会集。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戍:一作为“画”。“景阳”句:一作“景阳钟动曙楼空”。
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一作“楸梧”。冢:坟墓。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
江豚:即江猪。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吹浪:推动波浪。
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赏析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玉树声沉战舰收,万家冠盖入中州。
只应江令偏惆怅,头白归来是客游。
恃险不种德,兴亡叹数穷。
石城几换主,天堑谩连空。
御路叠民冢,台基聚牧童。
折碑犹有字,多记晋英雄。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背景
这首诗应是作者因安史乱起而避难江南时所作,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可知诗人于春天路过金陵,见六朝往事,皆淹役于荒草之中,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挥毫写下此诗。
译文
江边前朝天子车驾经过的道路,如今枫树参天,树色暗淡。前朝宫廷殿院,如今已是荒丘残垒,野草丛生。
伤心那前朝庾开府庾信,可怜那南朝的庾开府,到老来却做了北朝的大臣。
注释
辇路:帝王车驾所经之路。江枫暗:谓枫树茂密。
庾开府:即庾信,初仕梁为太子中庶子,梁元帝时以右卫将军出使西魏,被留长安。后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
赏析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吴起,先后为六朝国都,是历代诗人咏史的重要题材。司空曙的这首《金陵怀古》,选材典型,用事精工,别具匠心。
前两句写实。作者就眼前所见,选择两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绘,着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很具体,很鲜明。辇路即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想当年,皇帝出游,旌旗如林,鼓乐喧天,前呼后拥,应是无比威风。此时这景象已不复存在,只有道旁那饱览人世沧桑的江枫,长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浓密的阴影,使荒芜的辇路更显得幽暗阴森。“江枫暗”的“暗”字,既是写实,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沿着这条路走去,就可看到残存的一些六朝宫苑建筑了。“台城六代竞豪华”,昔日的宫庭,珠光宝气,金碧辉煌,一派显赫繁华,更不用说到了飞红点翠、莺歌燕舞的春天。现在这里却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处滋生,长得蓬蓬勃勃,好像整个宫庭都成了它们的世界。“野草春”,这“春”字既点时令,又着意表示,点缀春光的唯有这萋萋野草而已。这两句对偶整齐,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形成强烈对照,这将它的现状与历史作比较,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于其中。
接下去,笔锋一转,运实入虚,别出心裁地用典故抒发情怀。典故用得自然、恰当,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先说自然。庾开府即庾信,因曾官开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是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和父亲庾肩吾一起,深受梁武帝赏识,所谓“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诗人从辇路、宫庭着笔来怀古,当然很容易联想到庾信,它与作者的眼前情景相接相合,所以是自然的。
再说恰当。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动乱变化的。再说他长期羁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国和家乡,其诗赋多有“乡关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诗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处。他经历过“安史之乱”,亲眼看到大唐帝国从繁荣的顶峰上跌落下来。安史乱时,他曾远离家乡,避难南方,乱平后一时还未能回到长安,思乡之情甚切。所以,诗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在内,确是贴切工稳,含蕴丰富。“伤心”二字,下得沉重,值得玩味。庾信曾作《伤心赋》一篇,伤子死,悼国亡,哀婉动人,自云:“既伤即事,追悼前亡,惟觉伤心······”以“伤心”冠其名上,自然贴切,而这不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际,也寄托了作者对这位前辈诗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时此地悲凉心情的自白。
这首诗寥寥二十字,包蕴丰富,感慨深沉,情与景、古与今、物与我浑然一体,不失为咏史诗的佳作。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敬宗宝历三年(827年)。宝历二年(826年)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首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大概与《金陵五题》写于同时。
译文
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注释
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冶:一作“台”。征虏亭:亭名,在金陵。
蔡洲:江中洲名。蔡:一作“芳”。幕府:山名。
兴废:指国家兴亡。人事:指人的作为。山川空地形:徒然具有险要的山川形势。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歌曲名。
赏析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诗人说: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面对着滔滔江流,诗人想起了东晋军阀苏峻曾一度袭破金陵,企图凭借险阻,建立霸业。不久陶侃、温峤起兵在此伐叛,舟师四万次于蔡洲。一时舳舻相望,旌旗蔽空,激战累日,终于击败苏峻,使晋室转危为安。他还想起幕府山正是由于丞相王导曾在此建立幕府屯兵驻守而得名。但曾几何时,东晋仍然被刘宋所代替,衡阳王刘义季出任南兖州刺史,此山从此又成为刘宋新贵们祖饯之处。山川风物在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变异,诗人看到的仍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下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并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炼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在这一联里,诗人思接千里,自铸伟词,提出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后来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二:“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无双。”即由此化出。足见议论之高,识见之卓。
尾联“《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六朝帝王凭恃天险、纵情享乐而国亡,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被后世记取。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玉树后庭花》是公认的亡国之音。诗含蓄地把鉴戒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便是脱胎于此。
《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刘禹锡这首诗就是这样,首联从题前摇曳而来,尾联从题后迤逦而去。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而不是为了追怀一朝、一帝、一事、一物。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揭示出全诗主旨。这种手法,用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颇为高明的。
黄道天清拥珮珂,东南王气秣陵多。
江吞彭蠡来三蜀,地接昆仑带九河。
凤阙晓霞红散绮,龙池春水绿生波。
华夷混一归真主,端拱无为乐太和。
碧树凉生宿雨收,荷花荷叶满汀洲。
登高有酒浑忘醉,慨古无言独倚楼。
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
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古来无此战争功,日日戈船卷海风。
一遇灵鳌开睡眼,六朝灰尽九江空。
梦觉钟山夜半钟,自怜寒月照山翁。
曲从玉树歌声断。
数逐金陵王气终。
故老更思王化北,南人惟唱大江东。
凭阑不见豪华事,只是江豚夜起风。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分类: 怀古
王珪: 怀古
译文
金陵繁华多少事,都不过是历史中的一笔,我独自登上了江城的高处,只见满目萧然,凄清寒凉。
一只飞鸟飞过,身后一缕细烟飘散在江边。几片帆船在风雨中向下游飘去,可是游子的归舟?
晚风吹来,红叶萧萧作响。寒云惨淡,沉沉的压着旧楼。
故国亡去,失去故园的凄凉有谁知道?人心怎么还能像以往一样,自在潇洒呢?
赏析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为排解乡思而怀古,但往事如烟,相隔久远,难以追寻。独自踟蹰江边古城,扑入眼帘的只有萧索的秋景。“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并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
中间二联,即承接“独上江城满目秋”,着力描写诗人眼中的秋光。晚烟凄迷中,一只水鸟孤零零地落在僻静无人的沙洲上。秋雨淅淅沥沥,江面上稀落地飘零着几片帆影,驶向归途。萧瑟的晚风,把山麓层林的红叶吹得七零八落。暗淡的寒云密布低空,阴沉沉地似乎要把古城压垮。一句一景,犹如四幅画屏,物象虽不同,却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
中间二联,融情于景,锻字炼句,显出作者艺术匠心。用“萧萧”“惨惨”修饰“暮吹”与“寒云”,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景,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绪;“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这历史上虎踞龙盘、人杰地灵的雄都,如今竟一派凄凉,无人过问;登临此地,谁也没有往日那种激扬分发、踌躇满志的风情气韵。“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由以上种种风物,水到渠成地诱发出了不吐不快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深的忧思。
北宋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弱集贫的局面。时任左相的作者,对国势日益衰微,感触必深。“故国凄凉”未必只是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这首诗格调的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宋朝立国不久,逐渐形成积贫积弱的痼疾,旨在缓和危机的王安石变法,虽部分地达到了“富国”的目的,但“强兵”的效果甚微。元丰四年、五年(1081---1082)同西夏进行两次战争,都惨遭失败。第二次的“永乐之败”,丧师二十万,神宗“临朝痛悼,为之不食”(《宋史纪事本末》卷四十)。当时王珪在朝身任左相,对国势日益凌夷,感触必深。《金陵怀古》的“故国凄凉”之叹,未必只是一般的发吊古之思,很可能是感慨国势的时代悲愁的曲折反映。
荒城莽莽蔽荆榛,虎踞龙蟠迹已陈。
赤壁战争江照晚,青楼歌舞鸟鸣春。
十年王气雄图尽,一叠寒笳客恨新。
折屐风流犹可想,只今高卧岂无人。
过江诸老尽风流,煞有佳娱竟未酬。
杯滑酿成千古恨,角寒吹老一城秋。
蟹初上簖诗仍隽,燕已还家客自愁。
渔父不知兴废事,月明多在荻花洲。
远岸商歌不忍听,恨随纤草满沙汀。
春归王谢空堂燕,风散齐梁废苑萤。
紫盖黄旗人寂寞,琼枝璧月事飘零。
新亭风景时时异,惟有垂杨似旧青。
六代豪华空处所,金陵王气黯然收。
烟浓草远望不尽,物换星移度几秋。
至竟江山谁是主,却因歌舞破除休。
我来不见当时事,上尽重城更上楼。
秦莫恃栈阁,吴莫恃壍江。
不能恃以德,二国竟亦降。
迩来屡兴废,由险轻万邦。
谁知荒凉城,空存如刳腔。
我今经其下,吊古语愧哤。
嗟哉石头潮,助怒常舂撞。
尚闻深巷语乌衣,无复高堂彩凤仪。
栋宇半攲元帝庙,香烟争奉志公祠。
六朝兴废千年梦,独客登临万古悲。
莫上钟山望淮北,西风禾黍更离离。
极目望吴甸,野烟凝乱流。
夜来榆塞雁,叫断石城秋。
旧苑荒馀草,平川半古丘。
迟迟独回首,落日一蝉幽。
烟云莽莽对穷秋,六代雄豪见古丘。
万里长波东赴海,千年闲客独登楼。
山川冥漠天难问,运数推移地莫留。
终信东南多王气,浙中今是帝王州。
晋委东都帝秣陵,岂无机会可争衡。
诸公坐视敌来往,一水反为国重轻。
北伐上章空有语,中流击楫竟何成。
登临不是多伤感,老却胸中十万兵。
天津桥上望,如在玉门关。
月过东西浦,江分远近山。
凄凉三尺墓,兴废六朝间。
千古登临地,寒潮自往还。
钟阜龙蟠势可奇,何年开此帝王基。
东西日月磨今古,南北江山几合离。
六代衣冠荒草下,中原台殿白云涯。
春风吹落英雄泪,立尽斜阳未有诗。
钟阜龙蟠势可奇,何年开此帝王基。
东西日月磨今古,南北江山几合离。
六代衣冠荒草下,中原台殿白云涯。
春风吹落英雄泪,立尽斜阳未有诗。
石城秋月满,烟水冷萧萧。
战气悲千古,歌声散六朝。
萤飞宫草暗,霜白井桐凋。
竟日秦淮上,思贤莫可招。
石城钟阜拟仙洲,虎踞龙蟠控上游。
昔在梁陈称富丽,问谁台榭枕山丘。
草青南浦有遗恨,潮打西陵空暮愁。
倦客中原频送目,断鸿沧水迥悠悠。
白门京阙旧山川,朱雀乌衣夕照边。
百代荒陵崩夜雨,六朝遗殿锁秋烟。
胭脂岁久销宫井,苔藓春深绣御筵。
往事凄凉无限泪,伤心最是建文年。
大江横据壮南垂,北控中原采石奇。
阊阖万年开帝造,衣冠六代返民彝。
烟浮夹道长杨树,水引晴春太液池。
往事无烦赋离黍,祇今弓剑倍堪思。
霸国江山天下壮,兴王人物向来稀。
花馀吴苑迷仙仗,柳拂陈宫见舞衣。
北府驻兵犹昨日,中原杂虏几斜晖。
自南混北归真主,六代空惭事业微。
六代兴亡不用哀,登临胜有凤凰台。
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
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
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
落日沧江雨,东风废苑春。
莫言三国士,犹胜六朝臣。
山川望吴越,风雨到金陵。
佳丽宁销歇,豪华几代兴。
江云开晓霁,岭树入秋澄。
天府元堪据,皇都旧所仍。
凤凰真气绕,鳷鹊瑞烟腾。
吴苑花如锦,秦淮酒似渑。
六朝功未一,千里志先矜。
结绮歌声续,临春乐事增。
龙蟠天自险,虎踞地堪乘。
霸业如川逝,王图与日升。
高皇秉神武,真主协英称。
汉帝为天授,胡元自土崩。
安攘随近远,三五直咸登。
卜洛符周历,两都业并弘。
秦淮原接大江流,绮阁还临白鹭洲。
五马旌旗曾北渡,八公草木护南州。
夜寒玉漏严城雨,月满铜驼故国秋。
江左繁华零落尽,几时王谢更重游。
豫王天马奋南辕,四镇降旗昼夕翻。
王气销沈歌《燕子》,阉群颠倒醉龙孙。
衣冠已葬梅花冢,羽檄犹污粉黛痕。
萧瑟孝陵秋草遍,西风日暮冷哀猿。
寥落寒云蔽旧京,歌残《玉树》听凄清。
并无铁锁沉天堑,遽见金舆出石城。
一马尚能龙变化,千门谁使草纵横?
乌衣巷陌寻常在,可是夷吾浪得名?
虎踞龙蟠古帝州,长江依旧束东流。
六朝歌舞秦淮月,百战兴亡燕子秋。
宫阙齐梁迷故土,亭台王谢总荒丘。
年年画舫游人醉,谁听中宵杜宇愁。
秦淮萧瑟不胜秋,桃叶歌残古渡头。
北固云山都似洛,南朝天子本无愁。
百年故宅寻江令,一角丛祠拜蒋侯。
极目疮痍资抚恤,繁华漫说帝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