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禅曾隐虎跑泉,笔底山林似巨然。
此是太平真气象,家家茅屋起炊烟。
猜您喜欢
昔我曲江观恐涛,越山不及吴山高。
如何古有任公子,一钓乃能连共鳌。
我今杖藜寻翠麓,地有白云人不俗。
丹房火冷碧窗虚,夜半秋声撼林竹。
踏歌连臂下仙坛,目断西山吴彩鸾。
桂花飞帘作香雪,转首便觉秋阑珊。
人生欢乐难再得,始信光阴如遇客。
陶令空披漉酒巾,谢公谩著登山屐。
庵前堵墙如白虹,洞门不掩来江风。
分师半席师已许,经筵蜡烛摇秋红。
郊何为寒岛何瘦,新雨能来宁论旧。
今宵烂熳得好晴,知是何人补天漏。
少壮而老理则常,胡能不死凋三光。
放麑西巴诚不忍,歌凤接舆无乃狂。
兹游可继五君咏,祀事同陪匪乘兴。
中庭坐待明月来,树影团团一时并。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童子穿云得紫芝,仙翁倚杖听黄鹂。
香风两袖归来晚,正是松花落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