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背景
天宝四年(745年),杜甫到临邑看望其弟杜颖,途经济南,适逢北海郡太守李邕在济南,相与游宴于历下亭。其时,杜甫能陪李邕宴游历下亭,真是快意当前,不能无诗,此诗便是他即席所赋。
译文
李公在历下亭驻下太守的车盖。我由北渚经过清河前来拜访。
历下亭是齐地最古老的亭兮,济南是名土辈出的地方。
云山磅礴已令人生发诗兴,美人陪饮更令人对酒高歌。
修长的竹林清爽无比,致使交流的河水徒然涌波送凉。
这里的景物蕴含真趣,令人心怡;可惜红日西沉,宴会将散,无可奈何。
贵者如公、贱者如我同是被事物役使,恐怕今后难以把您重访。
注释
东藩:李北海,均指李邕。北海在京师之东,故称东藩。皂盖:青色车盖。汉时太守皆用皂盖。北渚:指历下亭北边水中的小块陆地。清河:大清河,又名济水,原在齐州(济南)之北,后被黄河夺其河路。
海右:古时正向为南,因海在东,陆地在西,故称陆地为“海右”。
云山已发兴:曹毗文:招仪凤于云山。云山指远处的云影山色。发兴催发作诗的兴致。当:是当对的当。玉佩:唐时宴会有女乐,此处指唱歌侑酒的歌妓。
修竹:修长的竹子。阮籍诗:修竹隐山阴。交流:两河交汇。
蕴真:蕴含着真正的乐趣。惬:称心,满意。
贵:尊贵,指李邕。贱:低贱,杜甫自谦之称。俱:都。物役:为外物所役使。公:指李邕。难重过:难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机会。
赏析
杜甫曾自称少小脱略,结交老苍。这时能陪李邕游历下亭,真是快意当前,不能无诗。
全诗十二句。诗前四句游历下亭及其原因。李邕前辈驻东济南,杜甫得以共泛清河同游历下亭。这段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骨一联,极切合情景,亭既古老,人多名士。此诗原注称“时邑人塞处士在坐竹“。济南自汉以来,有伏生传尚书予张生、欧阳生等,皆是名儒。之后,各朝代都有才人。所以这联为人所喜爱,至今仍在历下亭悬挂,为游人观赏。次四句写亭中宴饮,周围云山美景,助发雅兴,眼前玉琨歌会,对酒为乐,歌声清扬,举觞劝客。更有修竹笼翠,亭中不觉暑热,亭外虽空有碧波交流,但也助人兴。良辰美景中,长少才俊咸集共饮,真是赏心乐事。此四句全以虚字当腰,极显抑扬之能事,为本段的特色。最后四句写宴游历下亭之感想,此亭深蕴自然真趣,令人恣情留恋,日落席散又该如何,可感可叹啊!大家都为外物役使,身不由己,不知何时能再与李邕前辈共游同乐。则系抒情,寓无限之留恋,伤重游之无期。系叹息人生之别易见难。但更有深于此者,则矗贵贱俱物役骨,无贵无贱,皆为物役,受外物之支配束缚,不得自由自在、这当是老庄思想在诗里的流露。
全诗辞真意切,情感深挚,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二句为时人后人赏誉,悬挂亭中,至今流传。
猜您喜欢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鹡鸰。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
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
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
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
丛石何纷纠,赤山复翕赩。
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
崔崒乍孤断,逶迤屡回直。
信关胡马冲,亦距汉边塞。
岂依河山险,将顺休明德。
物壮诚有衰,势雄良易极。
逦迤忽而尽,泱漭平不息。
之子黄金躯,如何此荒域。
云台盛多士,待君丹墀侧。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