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译文
柳塘西处,莲叶田田,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
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拄杖出行,又被困湿滑的春泥。
彩虹倒映在水中,仿佛在饮溪水,路边的茅草也新长出了嫩芽。
此时鹁鸠正在动听地歌唱,我已不打算再去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了。
注释
箨:竹笋的皮。
荑:茅草的嫩芽。
赏析
“莲花莲叶柳塘西”,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了对美景的喜爱。“疏雨疏风斜照低”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对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颔联描写作者头戴竹箨冠、手柱桃枝杖被困春泥的情状。颔联选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尾联写诗人为鹁鸠动听的蹄叫打动,而不打算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生活的喜爱之情。
猜您喜欢
皑光晨射凝脂肥,海日轮孤腻不飞。
红药隐尖疑月冷,梨花摇梦想春晖。
池云压顶团鱼阵,松粉铺翎散鹤衣。
遥想玉峰辰似此,清寒应悔学仙飞。
天酒玉童斟送。
秋水小鬟低诵。
今日与他生,一径琼壶花动。
非梦。
非梦。
波动月原不动。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
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
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
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
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芙蕖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吾于是信有力焉。
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
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而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
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先后,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书人欲倦曳波长,一幅皑皑侧理光。
尽捲丹坟归竹素,不留之绕待雌黄。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