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为政本忘机,服药求仙事不违。
叶县已泥丹灶毕,瀛洲当伴赤松归。
先师有诀神将助,大圣无心火自飞。
九转但能生羽翼,双凫忽去定何依。
背景
此诗是李白天宝四载(745)游梁宋期间所作。此时李白对道教兴趣正浓,故诗中表现了对服药求仙的向往。同时,诗人还认为从政与成仙并非不可调和,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情趣。
译文
有德能者为政本无机心,服药求仙亦并行不悖。
叶县的丹灶已经泥好,该在瀛洲与赤松子结伴而归。
先师有诀神必将相助,圣人无心任炉火自飞。
服下九转丹能生翅成仙,崔明府乘凫忽去将依何地?
注释
美人:此指品德美好的人。
叶县:今河南叶县。丹灶:炼丹用的炉灶。瀛洲,海中仙山。赤松: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神将助:葛洪《抱朴子》:“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
九转:九转丹。道教谓经九次提炼,服之能成仙的丹药。
赏析
“”借服药求仙喻已,暗寓有德能的人不会有违心意。
“”陈述诗人丹灶已泥好、结伴赤松仙人回归的景致,流露出与众不同的情趣。
“”描绘一幅山神助药成丹、炉火自飞飘逸的幻美仙境,宛如“若有道者登居之,则山神助福”一般。
“”刻划出李白超凡脱俗的想像力,也借双凫的典故,暗寓从政与成仙并非不可调和的。
前四句前解,炼丹的炉火不必一定确有其事,即使真的没有,也没有需要说清楚,留给与诗人一般的有德能的人,寄托内心处的雄心,悠然自得,闲情自乐。虽说这样,成仙还需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是否妥当,方相适应。正如深山闲院,是地利;晚年绝欲,是人和;长夏凉风,是天时;却病摄心,是妥当。除了这四个因素之外,就不要妄意成仙了,甚至如崔,现为雍丘,而署安丹灶,这真是老大不方便啊。看诗人这四句诗意,全是满肚不悦的情愫,也隐隐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不甘之情。
一二句,说从政久早已忘机,与仙理冥合,合乎情理;三四句,说现今从事炼丹,一定能够超凡脱俗而离去,反之便是服药求仙不是为政之道,雍州公廨不是烧丹的地方。而其词令乃更委婉,这不是其他诗人所能醒悟的。
后四句后解,只为要问他“但”字、“何”字,言崔信慕既笃,功夫转深,神必将助,火必自飞,理之自然,固不必说。但不知既生羽翼,乃欲何去?雍州苍生,又如之何?真是教他挢舌抵齿,无法应对,妙绝妙绝。
解读此诗,始知全集中有无数神仙丹药之妙语,皆是当日雄心寄托。所谓世上绝顶聪明男子,则如先生者是也。
闻君小邑暂鸣弦,隐几灰心有岁年。
白石既烧应化鹤,黄金未熟且烹鲜。
炉中近染三花气,树里新飞五色烟。
伊尹即今须负鼎,王乔何事欲冲天。
猜您喜欢
远忆巫山阳。
花明渌江暖。
踌躇未得往。
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
吹我梦魂断。
不见眼中人。
天长音信短。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
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蹇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
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
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
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
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
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