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é rù zhú tǒng,qǔ xìng yóu zài ]
比喻本性難改。宋 陳元靚《事林廣記辛集·風月笑林·滑稽笑談》:“秦 時有人家二兄弟,專好妄語,凡百有事便相紿。一日,思量雲:‘我二兄弟説話是無憑,可去門前深溪澡浴,洗去妄語。’弟曰:‘諾。’兄手中先把得一片乾脯,脫衣入溪,沒水中去,少時出來,著衣服了,欹頭擺腦,吃此一片乾脯。弟問:‘何處得肉脯吃?’兄雲:‘海龍王 會客作席,見我來洗去妄語,遂得一片與我,滋味甚別,必是龍肝珍味。’其弟聞得,便脫衣,亦鑽入水中去。去勢稍猛,忽被頑石撞破著頭浪,忙出來,鮮血淋漓。兄問:‘你頭如何破著?’答雲:‘龍王 嫌我來得遲,將鼓槌打數十下,痛不可忍。’諺雲:蛇入竹洞,曲性猶在,其此之謂歟!”
這是一個相似詞在線查詢工具,為用戶提供相似詞查詢服務,返回的結果包含了近義詞、反義詞和同義詞。
該工具常用於寫作輔助(關鍵詞聯想)和論文降重(同義詞替換)。
本網站收錄了最新版的新華字典,以及通過全網數據挖掘出海量的中文詞條,並對數據進行持續更新,保證查詢的效果與時俱進。
什麼是相似詞?
相似,指類似的意思,按日常習慣用法,相似詞一般指同義詞,也可能包含反義詞(因為屬於同一類型的詞語)。
1. 近義詞指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詞,比如:“開心”和“高興”、“謙虛”和“謙遜”、“滿意”和“欣慰”。
2. 反義詞是指兩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真”和“假”,“美”和“醜”。
3. 等義詞指意思完全相同的詞。
4. 同義詞包括近義詞和等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