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迟疑:犹豫。心存疑虑而没有作出决定。也作“迟疑未决”。
【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含义】遇事犹豫而难下决定。
【出处】《东观汉纪·来歙传》:“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嚣将王元说嚣,故狐疑不决。”
【含义】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出处〗唐·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含义】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渎则不告。”
【含义】狐疑不决 húyí-bùjué[undecided;be indecisive in one's mind] 狐性多疑,没个决断。谓遇事犹豫不决县官听说,也自狐疑不决。——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
【出处】《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韩)嵩诣(曹)操;观望虚实。”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