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样式: AABB AABC ABAC ABCA ABBC ABCB ABCC
[ sān shǐ shè hé ]
古代「己」与「三」、「亥」与「豕」字形相近,卫国人读晋史,乃误将「己亥涉河」读成「三豕涉河」。见《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后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三兽渡河】
【含义】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出处】《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三豕金根】
【含义】指字讹误的词语。
【出处】《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尚书故实》:“史传有金根车,韩昶以为误,改根为银。”
流言混语的出处 磨棱刓角的出处 金马玉堂的出处 色艺双全的出处 田父之获的出处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