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í ér bù chá ]
习而不察 xí’érbùchá 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孟子》
普通人读书,虽然借用古人的话做口头禅,但是多是~,不求甚解,莫名其妙的。
【含义】习:习惯。焉:语气词,含有“于是”的意思。察:仔细看,觉察。习惯于某些事物,就觉察不出其中的问题。也作“习而不察”。
【出处】《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含义】和:和睦。同:苟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含义】犹涅而不缁。比喻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不改变。形容品质高尚。
【出处】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涅而不渝哉?”
【含义】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出处】《管子·七法》
【含义】喜爱而不厌倦。
【出处】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