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è ér bù yú ]
犹涅而不缁。比喻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不改变。形容品质高尚。
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涅而不渝哉?”
【含义】见'涅而不缁'。
【出处】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
【含义】涅:矿物名,古代作黑色染料。缁:黑色。原指质地纯白的东西,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质高尚纯洁,不受恶劣环境影响。《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含义】和:和睦。同:苟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含义】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含义】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
【出处】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