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 nì wú dào ]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含义】旧指反抗封建统治,背叛封建礼教的行为。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含义】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出处】《汉书·吴王刘濞传》:“而卬(楚王刘卬)等又重逆无道,烧宗庙,卤御物,朕甚痛之。”
【含义】以前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作为一个整体,不自私。
【出处】《庄子·秋水》:“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含义】1.完全为人民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2.办事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近义词]克己奉公。[反义词]假公济私。
【出处】《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
【含义】新潮事物流行成为一种风尚。
【出处】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