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 shān yè yǔ ]
指客居异地时,恰逢夜雨缠绵的孤独寂寞情景。【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时。
【含义】爬山越岭。
【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含义】爬山越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虬。”
【含义】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出处】萧白《晚祷》:“多少思怀在这圆圆月中,一次偶然的月下促膝,常成一生追念,于是巴山蜀水近来,洞庭湘河近来,扬子江钟山也近来……”
【含义】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南,即巫峡。原指古代神话传说里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喻指男女欢合。也作“云雨巫山”。
【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