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ù zhōng bù huǐ ]
见'怙终不悛'。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含义】有所恃而终不悔改。
【出处】语出《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孔传:“怙奸自终,当刑杀之。”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尝不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适正。其怙终不悛,则当为《夬》之上六矣。”
【含义】渝:改变。从开始到最后,一直不改变。也作“始终不移”。
【出处】《晋书·陆晔传》:“恪勤贞固;始终不渝。”
【含义】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含义】即使被杀头也不后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宋·李觏《袁州学记》:“草茅危檐者,折首而不悔。”
【含义】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出处】先秦《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