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óu ér bù fàn ]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后汉书·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含义】和:和睦。同:苟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含义】丝毫不侵犯。喻指军纪严明。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含义】犹涅而不缁。比喻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不改变。形容品质高尚。
【出处】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涅而不渝哉?”
【含义】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出处】《管子·七法》
【含义】喜爱而不厌倦。
【出处】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