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é gé bù rù ]
相互抵触,不投合。[反义词]气味相投。
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书》:“以前辈之典型;合后起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许多人思想耸人听闻,看法与社会~。
【含义】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出自《礼记·学记》。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含义】谓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出处】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上欧阳舍人书》文弱而碎,其论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
【含义】犹言格格不入。
【出处】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
【含义】刀枪不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āo qiāng bù rù,意思是刀砍不进,枪刺不死。原形容人铜皮铁骨或物体十分结实,现多比喻一个人僵化固执,冥顽不灵,很难被说服打动。
【出处】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孙猴子一样,早练得刀枪不入啦!”
【含义】指危险的地方不要去。
【出处】论语泰伯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