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è ér bù zī ]
涅:矿物名,古代作黑色染料。缁:黑色。原指质地纯白的东西,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质高尚纯洁,不受恶劣环境影响。《
先秦·孔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含义】犹涅而不缁。比喻处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不改变。形容品质高尚。
【出处】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怀州河内县尉陈君硕人墓志铭》:“非淳人淑士,其谁能涅而不渝哉?”
【含义】见'涅而不缁'。
【出处】明·张居正《七贤咏》序:“蝉蜕于粪溷之中,皭然涅而不淄者也。”
【含义】意思是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出处】明·宋濂《贞白堂记》:“堂下种梅花数树,当霜雪严沍之际,众芳摇落,而是花独翘然,散而为春妍冰玉,其葩一尘不缁。”
【含义】磨不薄,染不黑。
【出处】语出《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言至坚者磨而不薄,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君子虽在浊乱,浊乱不能污。”
【含义】和:和睦。同:苟同。指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