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ēng níng miàn mù ]
形容凶恶的相貌。
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他们的~,用枪毙来威胁革命者。
【含义】形容凶恶的相貌。
【出处】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我们一方面要领导群众争取斗争的胜利,一方面必须充分暴露敌人的狰狞面貌。”
【含义】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出处】毛泽东《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如果民族资产阶级是同地主买办一模一样,以卖国贼的狰狞面孔出现,争取领导权的任务就大可取消,至少也可以减轻了。”
【含义】意思是样子完全改变,有了崭新的面貌。
【出处】清·卢信《大马扁·序》:“子毋以康梁二人,招摇海外,借题棍骗,于马扁界中,别开一新面目,而遂为康梁罪也。”
【含义】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出处】清·段雪亭《遗稿例言》:“苟非自作聪明,即欲省其铅槧,致令庐山面目,渐失其真。”
【含义】反诘语。表示无颜﹐没有脸面。
【出处】《后汉书·赵苞传》:“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而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