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ū yuè chūn huā ]
意思是泛指春秋美景 。出自《虞美人》。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含义】皎洁的秋月,和煦的春风。比喻美好的时光、景致。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含义】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
【含义】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
【出处】
【含义】形容虚无缥缈、夜色凄迷的境界;也指杳无踪迹的景象。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四:“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含义】比喻空幻不实在。也作「镜花水月」、「水月镜像」。
【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