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ān kǒu rú píng ]
同'众口一辞'。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无名氏<香遍满·闺怨>》:“想你掩耳偷铃,为你缄口如瓶。”
【含义】守:把守。闭口不说,就像瓶口塞紧一样。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
【出处】唐·道世《诸经要集·择交部·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含义】闭上嘴巴不说话,绝口不提。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示例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清·《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含义】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出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闻子规》
【含义】缄:封闭。闭住嘴不说话。形容人言语谨慎,不敢说或不愿意说。
【出处】《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含义】同'众口一辞'。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