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ān cái wú yì ]
是指贪求财物没有限度。
《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
【含义】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餍,忿类无期。”
【含义】贱:轻视;义:道义。贪图钱财,轻视道义。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
【含义】意思是贪心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同恶相帮,调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
【含义】散财给人,看重义气。指慷慨解囊,扶危济困。
【出处】
【含义】为人看重道义,轻视钱财。也作“轻财好义”。
【出处】汉·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