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ū ēn bèi yì ]
意思是指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宋·乐史《绿珠传》:“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也。”
【含义】犹言忘恩负义。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觅真》:“畜生反面目,太心毒;辜恩负义难容恕,真堪恶。”
【含义】犹忘恩负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只见蒋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拨回马复与魏兵接战。”
【含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处】《新唐书·列女传·杨庆妻王氏》:“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
【含义】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 :“李固道:‘我不是忘恩失义的人,慢慢地报答你两个。’”
【含义】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