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ùn shì jué sú ]
见“ 遁世離俗 ”。
【含义】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出处】《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含义】指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出处】
【含义】超出于世俗之外。《世说新语·德行》“﹝ 陳仲舉 ﹞爲 豫章 太守,至,便問 徐孺子 所在,欲先看之” 刘孝标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後汉书》:“﹝ 徐穉 ﹞清妙高跱,超世絶俗。”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理学三》:“其所得如此,想當時必有超世絶俗之論,惜不傳也。”
【出处】
【含义】意思是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同“违时绝俗”。
【出处】
【含义】见“ 遺世越俗 ”。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出处】
【含义】指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同“遁世离俗”。
【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