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g tián yuè lǎng ]
风静月明的良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尔夜风恬月朗。”
【含义】1.微风清凉,月光明朗。形容夜景美好。2.比喻品性高洁。
【出处】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时春季夜间,风清月朗。”
【含义】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后以'风前月下'指良辰美景。
【出处】唐·刘禹锡《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诗:“借问风前兼月下,不知何客对胡床。”
【含义】指绮丽浮靡,吟风弄月的诗文。
【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含义】见“月白风清”。
【出处】宋·欧阳修《采桑子》词:“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含义】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
【出处】明·高濂《玉簪记·合庆》:“京兆府当年指腹,女贞观重会玉簪。慢写出风情月思,画堂前侑酒承欢。”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延宾》:“记当年与那人初见,只指望邮亭一夜姻缘,谁想他风情月思深留恋,安甜静,乐幽闲。”
成语大全收录了近4万个成语,包含成语解释、成语出处、成语典故、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