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之报】 出自《左传·宣公二年》,是知恩图报的意思。
【一饭千金】 形容受人点滴之恩而给予厚报。
【一饮一啄】 鸟类适情于林籁,随心饮食,逍遥自在。
【一饱眼福】 形容看到了不易见到的美好事物。
【一馈十起】 形容事务非常繁忙。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一马不跨两鞍】 同“一马不被两鞍”。
【一马不鞁两鞍】 鞁:通“鞴”,把鞍辔等套在马上。一匹马不套两个辔,只套一个。比喻一女不嫁二夫,即从一而终。
【一马平川】 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反义词]层峦叠嶂。
【一马当先】 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比喻领先;带头。
【一高二低】 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谓意外的变故。
【一鳞一爪】 谓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于见其全貌。
【一鳞半爪】 鳞:鳞甲。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使人难见全貌。比喻事情的零星片断。也作“一鳞半甲”、“一鳞一爪”。
【一鳞半瓜】 也说东鳞西爪。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一鳞只爪】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鳞片爪】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
【一鵰双兔】 唐 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 并为相,李 抑扬 张、裴 自得,张 裴 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鵰挾兩兔”。见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鵰雙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清 钱谦益《曲江歌十绝句奉寄香山何相公》之四:“偃月堂深仗馬閒,一鵰雙兔竝朝班。書生漫自誇前識,只恨胡雛 軋犖山。”
【一鸣惊人】 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不被人注意的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相关查询:【一】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