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一箭射中兩只雕。指射箭技術高超。後來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唐·崔致遠《桂苑筆耕錄》:“能將一箭落雙雕;萬裏胡塵當日銷。”
若想~,把工作和休閒合一,是很難做到的。
據《北史·長孫晟(shèng)傳》記載:長孫晟是北週時洛陽人。他智謀過人,武藝超群,十八歲時就當了一名禁衛東宮的武官。但真正賞識他的是隋國公楊堅。有一次,隋國公楊堅偶然與他交談了幾句,就發現他有勇有謀,認定他日後必定能成為一代名將。那時,北方遊牧民族突厥首領攝圖,和北週友好相處,互派使節往來。為了炫耀各自的實力,雙方都選派有勇有智的人充當使者,但傲慢的攝圖對北週派來的使者大都瞧不起。有一次,長孫晟被派去陪同正使宇文神慶出使突厥。攝圖見到長孫晟後,一改往日對北週使者的輕蔑態度,竟要求宇文神慶將長孫晟留下來。宇文神慶答應了攝圖的請求,長孫晟就這樣留在了突厥。整整一年過去了,攝圖還是讓長孫晟繼續跟隨在自己身邊,不讓他迴北週,而且,攝圖每次出獵,總要長孫晟陪同。一天,攝圖在氈帳前看見空中有兩只大雕盤旋著,正在爭奪一塊肉。他很有興致地喊來長孫晟,並叫人拿兩枝箭遞給長孫晟,命令他把兩只雕射下來。長孫晟接過箭,迅速翻身上馬飛馳而去。他漸漸離大雕的位置很近了,只見他拉弓搭箭,認準目標一箭射去,竟射穿了兩只大雕的胸膛!兩只大雕頓時一齐落地。長孫晟一箭雙雕的高超箭術,博得了在場的突厥士兵的連聲喝彩,攝圖也異常高興,他下令重賞長孫晟,並要求部下向長孫晟學習箭術。後來,楊堅奪取北週政權,建立了隋朝。突厥及其他少數民族國家趁機進攻隋朝,為北週復仇。這時,長孫晟已迴到隋朝。他憑借自己的智謀和勇武以及對突厥內部情況的了解,幫助楊堅多次打退了突厥的進犯。後人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一箭雙雕”這個成語,比喻做一件事而達到兩方面的目的。
,一箭射中兩雕。比喻一舉兩得。雕,亦作“ 雕 ”,一種性凶猛的大鳥。語出《北史·長孫晟傳》:“尝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 晟 ,請射取之。 晟 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雙貫焉。”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