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褱而論"是一個成語,來源於古代文獻《莊子·達生》。原文為:“孔文舉見宋王而褱牛,宋王曰:‘前者孔子而後牛,以人牛為異,今以牛人而前後牛,是何以異’?”其字面意思為拿出一點來說明整個情況,泛指以偏概全、因小見大的議論方式。因此,"一褱而論"的意思就是以一點就匡全面,即以小見大。
近義詞:以點帶面、藉一以知百
反義詞:緣木求魚、舍本逐末
同義詞:觀一斑而知全豹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