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道門戶。《左傳·定公十年》:“每出一門,郈 人閉之。”《漢書·申屠嘉傳》:“錯 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
2.一條門路;一個途徑。《商君書·說民》:“塞私通以窮其志,啟一門以致其欲。”唐 韓癒《送進士劉師服東歸》詩:“丈夫在富貴,豈必守一門。”《朱子語類》卷三九:“只有此一門,舍此則無從可仕,所以 顏、閔 寧不仕耳。”
3.一族;一家。《韓非子·八經》:“下不一門,大臣不擁。”《漢書·李尋傳》:“將軍一門九侯,二十朱輪。”唐 杜甫《送鮮於萬州遷巴州》詩:“京兆 先時傑,琳瑯照一門。”《水滸傳》第五十迴:“﹝ 李逵 ﹞把 扈太公 一門老幼,盡數殺了,不留一個。”清 鄭燮《與江賓穀江禹九書》:“曹 氏父子,蕭 家骨肉,一門之內,大小殊軌。”
4.一個來源。《淮南子·原道訓》:“萬物之總,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
5.猶言一類。晉 張華《遊獵篇》:“榮辱渾一門,安知惡與美。”清 劉毓崧《古謠諺序》:“臧 氏 懋循 之《詩所》、郭 氏 子章 之《六語》,則謡諺並收,然皆以謡諺各列一門,而非以謡諺特編一集。”
6.一種風格;一個派別。《南齐書·劉繪傳》:“繪 為後進領袖,機悟多能。時 張融、週顒 竝有言工,融 音旨緩韻,顒 辭致綺捷,繪 之言吐,又頓挫有風氣。時人為之語曰:‘劉繪 貼宅,別開一門。’”《西遊記》第二迴:“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傍門,傍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7.一件,一樁。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一門親事,十分指望著九。”《紅樓夢》第一二○迴:“叫他配一門正經親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東西。”老舍《正紅旗下》三:“福海 二哥大概是從這裏得到了啟發,決定自己也去學一門手藝。”
8.方言。一直;一個勁兒。梁斌《紅旗譜》十三:“二貴 離不得哥哥,他們自小兒在一塊長大,這一去,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迴來,只是一門裏哭。”
一門,拼音yī mén ,是指猶一源。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