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同“毫”。细长而尖的毛:乚毛。乚发(fà)。乚末(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丝乚。
指毛笔:挥乚。乚素。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头乚。二乚。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十毫等于一厘(长度、地积、重量单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积单位)。
方言,货币单位,角、毛。
数量极少,一点儿(限用于否定式):乚不费力。乚无二致。
与某一物理量的单位连用时,表示该量的千分之一:乚米(公制长度单位,“米”的千分之一。)
古同“乙”。天干的第二位,用于作顺序第二的代称。
指代一方:甲方乚方。乚型脑炎。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
姓。
乚,yi,象形。玄鸟也。匿也。读若隐。齐鲁谓之乚。取其鸣自呼。基本信息拼音:háo yǐ yā注音:ㄏㄠˊ ㄧˇ简体部首:乚,部外笔画:0,总笔画:1繁体部首:乙五笔86&98:NNLL 仓颉:LU 郑码:ZAAA GBK:815D笔顺编号:5 四角号码:2071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5A基本字义● 乚háo ㄏㄠˊ◎ 古同“毫”。其它字义● 乚yǐ ㄧˇ◎ 古同“乙”。.乚yā同“压”,是“压”的声音符号。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