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國家滅亡;使國家滅亡:亡國奴 | 亡國之恨。
《禮記·檀弓下》:“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恒於斯,得國恒於斯。’”孔穎達疏:“言寡人聞前古以來,失亡其國,恒於此喪禍交代之時;得其國家,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時。”《史記·週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後漢書·李固傳》:“昔秦皇亡於沙丘,胡亥、趙高隱而不發,卒害扶蘇,以至亡國。”宋 蘇軾《私試策問》之一:“呂氏既已滅矣,而吳楚之憂,幾至於亡國。”《東週列國志》第二迴 :“卻說申侯聞知幽王廢申後立褒妃,上疏諫曰:‘昔桀寵妹喜以亡夏,紂寵妲己以亡商。王今寵信褒妃,廢嫡立庶,既乖夫婦之義,又傷父子之情。桀紂之事,復見於今,夏商之禍,不在異日。望吾王收迴亂命,庶可免亡國之殃也。’”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