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摧玉折"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用来表达人才的短暂、光芒及质朴的意思,通常指的是才子郎君的过早逝世。典故出处为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兰摧玉折,则有遗烈。”,意指有如兰花一般清秀,有如玉石一般玲珑的人才,因命运的不济而早逝,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仍被人们怀念和尊崇。
近义词:英年早逝,壮志未酬。
反义词:福寿双全,白发长寿。
同义词:英才早逝,壮志未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某总经理身故,我父亲送去的祭幛上写着~四字。
兰摧玉折【 lán cuī yù zhé】【解释】 摧:折断。兰草被摧残,美玉被折断。原指守身贞洁而死。后多作哀悼人不幸夭折之辞。【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汉语词典收录了近50万个词语,包含词语的解释、例句和翻译,词库仍在不断更新中。
词典数据主要来源于新华字典,以及通过机器学习从海量的互联网内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华字典收录的流行词语,用于补充词库,方便大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