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剛腹自用的意思

基本釋義

[ gāng bì zì yòng ] 剛腹自用怎麼讀

固執己見,不接受別人的意見,獨斷專行。愎(bì):固執,任性。

出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例句

老王這個人太~,根本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近義詞

我行我素 怙惡不悛 自以為是 一意孤行 深閉固拒 獨斷專行 師心自用 固執己見

反義詞

博采眾長 從諫如流 虛懷若穀 從善如流 低眉順眼 低眉折腰 百依百順 博采眾議

典故

公元前597年春(春秋時期),楚國打進鄭國,鄭襄公裸體牽羊迎接楚莊王,並苦苦求饒,取得了楚王的同情。當年夏,晉國派軍隊救援鄭國。晉軍南下,兵臨黃河時,聽說鄭國已經同楚國媾和,晉軍中軍主帥荀林父想退兵,並提出等楚國軍隊迴國後,再出兵攻打鄭國,討伐背叛者。荀林父的副手先縠表示反對,認為這樣“不行”,並說:“晉國之所以能夠稱霸諸侯,是因為軍隊勇敢、文臣武將盡力的關系。現在失去了諸侯(指鄭國背叛晉國親向楚國),不奮勇當先,不能說是盡了力。有敵人不去攻打,不能說是勇敢。要是由於我們而失去霸主的地位,不如死了。”先縠還說道:“率軍出征,遇到強敵而退卻,這不是大丈夫的氣概;擔任軍隊統帥,而終非大丈夫,唯有你們能做得出,我辦不到”於是他率領所屬部隊渡過黃河,繼續前進。荀林父的部將根據這一形勢,分析進和退的得失利害關系,最後一致勸荀林父率兵渡河。 楚國軍隊想北上,到飲馬黃河時再迴國。聽說晉軍已渡河,楚王想退兵返國。其寵臣伍參想戰,而令尹(官名)孫叔敖則不想戰,並說:“去年打陳國,今年攻鄭國,不是沒有戰爭。戰而不勝,您伍參的肉夠吃的嗎?”伍參說:“如果這次打勝了,就足見您孫叔敖沒有謀略了;不能戰勝,我的肉將在晉軍之手,還能吃得上嗎?”令尹轉車反旗,伍參對楚王說:“晉國現在從政的都是些新人,不能很好地執行命令;其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他們的三個統帥(指中軍、上軍、下軍之首領)想統一行事也難以辦到,就是想聽從命令,也沒有統一的上級,大家聽誰的?這一仗,晉軍必敗。”楚莊王無奈只好命令令尹調轉戰車向北,駐紮於管地以待晉軍。

百科釋義

剛愎自用這個詞描述的是一個人過分自信,完全聽取不了別人的意見,十分固執。一個剛愎自用的人就好像銅牆鐵壁鑄成的思想,油鹽不進,水潑不進,任何人的談話,都聽不進。【“剛愎自用”常誤寫為“剛復自用”,應注意。】

跟剛腹自用類似的詞語

相關查詢

剛褊 剛褊自用 剛訐 剛豪 剛蹇 刚腹自用

熱門查詢

恡愛是什麼意思 錯別字是什麼意思 明處是什麼意思 開山斧是什麼意思 專寵是什麼意思

鄆怎麼組詞 郖怎麼組詞 郗怎麼組詞 郙怎麼組詞 郛怎麼組詞

有關嶸字的謎語 有關嵩字的謎語 有關川字的謎語 有關州字的謎語 有關巡字的謎語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