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劫虜'。亦作'劫擄'。
搶劫擄掠。
jié lǔ ㄐㄧㄝ ˊ ㄌㄨˇ 劫擄(劫擄)亦作“刼虜”。亦作“刼擄”。搶劫擄掠。《元典章·刑部十九·禁誘略》:“賊有降者,將刼擄財物、男女子收捕官處,作拜見撒花。”《水滸傳》第二迴:“只是山寨錢糧欠少,如何不去刼擄些來,以供山寨之用?”《三國演義》第一○五迴:“次日又劫擄得人馬百餘,亦解赴大寨。” 清 黃遵憲 《潮州行》:“但飽羣賊囊,免更遭刼虜。”
漢語詞典收錄了近50萬個詞語,包含詞語的解釋、例句和翻譯,詞庫仍在不斷更新中。
詞典數據主要來源於新華字典,以及通過機器學習從海量的互聯網內容中挖掘出尚未被新華字典收錄的流行詞語,用於補充詞庫,方便大家查詢。